这几天刷手机时,突然看到赵雅芝工作室发布的花絮视频。
视频里71岁的"白娘子"穿着礼服,踩着十厘米细高跟,在拍摄现场蹦蹦跳跳转圈圈。
这画面让我这个三十多岁爬楼梯都喘的年轻人直呼佩服,可评论区却炸开了锅。
打开微博实时广场几条刺眼的热门评论:"老奶奶嘟嘴卖萌好尴尬""儿子不孝顺吗还让妈妈出来工作""住着九亿豪宅还这么贪钱"。
这些刺眼留言背后,藏着三个普遍误解。
首先是对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的认知里,70岁就该穿棉绸衫跳广场舞,但赵雅芝偏偏选择露肩礼服配细高跟。这种视觉冲击打破了人们对"老太太"的固有想象,就像当年刘晓庆演少女武则天引发的争议。
其次是财富认知的偏差。
网友扒出赵雅芝在香港浅水湾的豪宅价值超9亿,丈夫黄锦燊不仅是律师还是生物科技公司董事。但大家忽略了,这位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当年可是放弃空姐工作进入影视圈的职业女性。
最深的误解在于对"工作"的定义。
有网友质问:"不缺钱为什么还要工作?"却不知赵雅芝2018年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说过:"演戏就像呼吸,停下来反而容易生病。
看着广告片场神采奕奕的赵雅芝,突然想起她1980年拍《上海滩》时的场景。
那时26岁的她每天要赶三个剧组,最累的时候站着都能睡着。但正是这种拼劲,让她塑造的冯程程成为时代记忆。
1992年拍摄《新白娘子传奇》时,38岁的赵雅芝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剧组辗转杭州、南京、镇江多地拍摄,她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化妆,还要抽空给孩子辅导作业。
导演夏祖辉回忆:"有场水漫金山的戏,她在冷水里泡了七个小时都没抱怨。"
如今71岁依然活跃在镜头前,这种职业精神在演艺圈实属罕见。
对比同期出道的汪明荃专注舞台剧,米雪转向电视剧制作,赵雅芝选择了一条更贴近观众的路——保持适度的曝光,既不让观众遗忘,又不过度消耗经典形象。在拍摄花絮里,眼尖的网友发现赵雅芝随身携带的保温杯。
据合作多年的化妆师透露,杯子里是定制的中药茶,配方来自香港老字号"余仁生"。
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的运动习惯。
不同于普通人理解的健身房锻炼,赵雅芝的保健医生曾透露,她每天坚持做改良版"八段锦",结合了戏曲身段训练法。
这种将职业特长融入养生的做法,或许正是她保持挺拔身姿的秘诀。
看着广告里笑靥如花的赵雅芝,突然想起作家毕淑敏说过:"老年不是向青春举白旗,而是开启新的战场。"在这个人均寿命突破80岁的时代,71岁完全可以活出新可能。
上海老龄科研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23%仍在参与社会活动。
赵雅芝的活跃不是个例,而是银发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她让我们看到:老年不是人生的余晖,而是另一种朝阳。
那些质疑"奶奶不该蹦跳"的声音,本质上是对年龄的歧视。就像当年杨绛百岁出书、黄永玉九十办画展,每个时代都需要打破年龄桎梏的先行者。赵雅芝的细高跟,踩碎的是陈旧观念,踏出的是无限可能。
下次再看到赵雅芝的新动态,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不为争议她的年龄,而是欣赏那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敬业;不揣测她的动机,而是学习科学养生的智慧;不局限对"老年"的想象,而是期待每个阶段都能活出精彩。
正如她在金鹰奖颁奖礼上说的:"演员没有退休年龄,只要观众还需要,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这份执着,不正是我们应对老龄化社会最需要的正能量吗?
与其在键盘前质疑,不如起身泡杯养生茶,跟着视频里的"白娘子"活动活动筋骨。
毕竟,优雅老去,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