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甄嬛"撞上"戏混子",谁在乌云之上演技"塌房"?

嗨皮罐头 2025-04-10 00:31:19

悬疑剧的江湖向来风起云涌,今年尤甚。《黄雀》用蝴蝶效应串联人性,《燃罪》以消防员视角剖开罪恶,《沙尘暴》借西北荒漠勾勒迷局,正当观众应接不暇时,《乌云之上》裹挟着孙俪暌违二十年的警服形象呼啸而来。

央视黄金档的排面,三大奖大满贯主演的光环,让这部剧未播先火。

可谁曾想首播当晚,社交平台竟掀起"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倒彩。观众们捧着爆米花准备看刑侦大戏,却撞见似曾相识的"微商头"在回忆片段里来回穿梭,本该扣人心弦的碎尸案调查被家长里短冲得七零八落。

古语云"打铁还需自身硬",当昔日"甄嬛"化身面瘫刑警,当刑侦剧沦为言情拼盘,这场声势浩大的"乌云"之下,究竟藏着多少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荧幕上的韩青正机械地翻动案卷,孙俪标志性的大眼此刻像蒙着雾气的玻璃珠,面对嫌疑人痛哭流涕的儿子,她连嘴角都没牵动分毫。这让人恍然想起《黄雀》里郭柯宇那个眼神会说话的警花——当受害人家属崩溃时,她递纸巾的手都在颤抖,眼尾泛起的红像浸透血丝的晚霞。反观孙俪,仿佛还困在《安家》的房似锦模式里,连皱眉的弧度都与三年前如出一辙。

更戏剧性的是,当李小冉饰演的姐姐端着鸡汤出现时,观众席爆发了今晚最热烈的掌声:茶楼老板娘眼波流转间藏着秘密,抚平旗袍褶皱的手指泄露心事,连转身时发梢扬起的弧度都带着戏。剧本的裂缝在刑侦迷眼里格外刺目。2017年的都市街头,警察追查瘾君子竟要靠线人蹲点,关键证人现身时既不布控也不追踪,任由其在主角电话惊扰下逃之夭夭。更荒唐的是碎尸案现场,本该严谨取证的警员们,倒像是来观摩孙俪与罗晋的"回忆杀"——每当案情推进到关键节点,必有男女主雨中漫步、相视而笑的闪回镜头,硬生生把悬疑节奏切成了PPT。有剧迷痛心疾首:"看他们眉来眼去四十分钟,我家扫地机器人都完成三次全屋清扫了!"

最吊诡的对比发生在姐妹飙戏时刻。李小冉仅用三秒就完成从温婉姐姐到神秘女人的切换:茶楼门前对路人颔首浅笑是三月春风,转身瞥见警车时瞳孔骤缩成腊月寒冰。而孙俪的回应堪称灾难——面对姐姐掏心掏肺的规劝,她呆若木鸡的表情仿佛在看自动播放的广告。当镜头扫过两人同框画面,46岁的李小冉肌肤透亮如晨露,38岁的孙俪却顶着浮肿眼泡,让人恍然以为她们拿错了剧本。观众忍不住调侃:"这哪是乌云之上,分明是演技参差。"

当悬疑剧变成"找不同"游戏,当刑侦线沦为感情戏背景板,《乌云之上》恰似一面哈哈镜,照见国产剧创作的三重困境:演员困在舒适区的茧房,制作陷入套路化的泥潭,剧本掉进想当然的陷阱。李小冉眼角的细纹里藏着二十年的演技沉淀,孙俪僵硬的微商头却暴露着重复自我的倦怠。这让人想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观众看见的演技垮塌,不过是创作诚意缺失的冰山一角。

但转念想来,这场"演技地震"未必是坏事。就像暴雨冲刷后的城市总会显现被忽视的沟壑,观众的差评何尝不是一剂苦口良药?当48岁的咏梅依然能用眼神写诗,当62岁的陈道明照样以台词作画,所谓"中年危机"不过是懈怠者的挡箭牌。正如剧中那座始终笼罩阴云的城市,拨开迷雾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敢于直面缺陷的勇气。或许某天,当孙俪真正摘下"甄嬛"的凤冠,当制作方不再把观众当"金鱼记忆",我们终将等到穿透乌云的晨光——毕竟,好戏从不怕晚,只怕不肯真刀真枪地较劲。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 2025-04-10 13:30

    看到15集果断弃剧,拍成神剧了,真难看。

  • 2025-04-10 07:47

    乌云之上非常好看,罗晋戏份虽然不多,但非常出彩。演技一如既往的好。娘娘的演技更加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悬疑剧,值得推荐。娘娘和罗晋就是好作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