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养老金是农民的14倍,存在很大待遇差距。
最近的博鳌论坛上,央行前党委书记、银监会原主席郭树清为农民养老金仗义执言。
郭树清是体制内敢说真话的人,在2021年中国房地产烈火烹油的时候,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房地产存在巨大风险的人。
现在他再次站出来,那证明解决养老金差距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郭树清指出,当前,工人、农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三个体系的养老金差别过大。
2024年农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240元,仅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低保标准的40%,远不能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工人养老金是农民的14倍,存在很大待遇差距。
郭树清建议,考虑持续地、较大力度地调增农民基础养老金,未来五到六年居民养老金逐步追平城镇职工低线水平。
缩小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平均收入差别,争取从2021年的3.4倍降至2030年2.4倍,或更低一些。
作为中国财经界的大佬,郭树清对农民养老金的发言,肯定会上达天听,到达决策者的耳朵,解决农民养老金过低这个老问题,无疑是立了一大功。
越来越多的大腕专家对农民养老金问题发言,农民养老金过低,已经达成了社会共识。
即便那些反对给农民涨养老金的人,在铁的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月一两百块的养老金,的确不够塞牙缝的。
机关干部、工人的养老金已经足够高,未来也不用涨。
1.7亿农民一个月200块的养老金,才是未来养老金重金投入的地方。
国家的每笔钱,都有它的用处,1.7亿农民的养老金要达到每月1000块,国家每年需要投入至少1.5万亿元。
这笔钱,要从哪里来呢?
郭树清提出,增加国有资本划拨比例,也就是把央企国企的资产,划给农民提高养老金。
实际上,中央在上世纪90年代做出决策,动用外汇储备收益和划拨国有资产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超过2800亿元,作为战略储备资产,并于2000年成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到目前为止国家社保基金战略储备已达到约3万亿元。
2017年,国务院发文明确划拨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10%的国有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到去年底已合计划拨3.3万亿元。
农民养老金这笔钱,短期可以用发债来解决,长期看来,还是得通过国有资产的无偿划拨,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