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1888万的天价彩礼虽假,却折射出其背后的高价彩礼

有料观察 2023-01-14 11:55:30

近日、江西1888万的天价彩礼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江西的高价彩礼再次成为大家吐槽的对象,同时,收不收彩礼、收多少彩礼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高价彩礼一直是普通人家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多少情侣因为彩礼没有谈妥而分道扬镳,又有多少男人因为高价彩礼至今仍然是单身,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彩礼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就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周朝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在当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在《仪礼》中有详细记载,对于结婚有一整套的仪式,合称为“六礼”。在西周时确立了婚姻的仪式制度,各朝各代一直使用并沿袭着“六礼”。

“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聘礼,就相当于如今所讲的“彩礼”。意思是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婚姻形式直到民国都还有延续。

在古代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结婚不讲财”,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结婚彩礼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淡化状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思潮下,“结婚彩礼钱”开始重新进入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彩礼价格不断上涨,甚至高的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程度。

各地彩礼的标准:

2021彩礼价目表

第一档(彩礼2万以内的省份):重庆市(0彩礼)、广东省、安徽(合肥市区1-2万,其他6-7万)

第二档(彩礼2-5万):贵州、香港、澳门、西藏、海南、四川、广西、台湾

第三档(彩礼5-12万):吉林、内蒙古、宁夏、辽宁、山西、河南、云南、上海、江苏、天津、北京、黑龙江、新疆、湖北省

第四档(彩礼12-20万):陕西、湖南省、甘肃省、河北、山东省

第五档(彩礼20万以上):江西、福建(嫁妆是彩礼的2倍左右)、浙江省

各地彩礼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但是也因人而异,不同家庭的态度对待彩礼不一样。以广东为例,父母觉得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彩礼给个几千也行、几万也可以,主要是讨一个好意头。而珠三角一些土豪家庭,彩礼甚至可以去到百万、甚至上千万都有。

到底应不应该收彩礼。

传统意义上的“结婚彩礼钱”,指新郎一方购买婚房,家具,婚后生活用品,以及各种婚礼仪式花费的钱财。按照传统意义的彩礼范畴,只要是超出购买结婚相应的物品,就是不应该的。

而且我国在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并在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虽然我国立法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是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更加严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小到金银首饰,大到几万、几十万元的现金、汽车、住房等。许多原本有感情的情侣,因为女方家里要求彩礼的原因,最终不能走在一起,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对于彩礼

个人觉得彩礼还是应该要有的,对于的嫁妆也是要有的,不管是彩礼还是嫁妆,都是双方家庭给与一对新人的一些物质支持。这个这个支持可大可小,不能作为一个固定标准,更不能形成攀比之风,应该在男女双方家庭能承受且不影响往后的生活基础上,拿出响应的金额作为彩礼和嫁妆。有钱人可以商量几十上百万的彩礼和嫁妆,而普通人几千块钱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

婚姻的幸福与否不在于彩礼多少,而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结果。

0 阅读:342
评论列表
  • 2023-01-15 12:57

    以前嫁妆高过彩礼,女人嫁过去三从四德,冠夫姓氏,不能随便回娘家!不要嫁妆你能做到那些要求么?

  • 2023-01-15 12:52

    打一套组合拳吧

有料观察

简介:更新更新,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