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迟迟不会走路,医院检查归来,宝妈果断扔掉了这个东西

禾禾妈爱学习 2023-12-11 16:25:57

在育儿的道路上,每位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和帮助,期盼孩子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婴儿大运动发展规律标准“发育,该抬头的时候会抬头,该翻身的时候会翻身,该爬的时候会爬,该走的时候会走……

然而,生活中总有些孩子,跟一般孩子不一样。比如表妹家的女儿贝贝,上个月刚满一岁半,虽然能够摇摇晃晃的走几步,但总是不能稳稳当当的走路。

眼看着周围同龄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自如的走路,表妹夫妻越来越坐不住了,心里很是焦虑,甚至怀疑贝贝发育有问题,于是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经过一番检查,医生告诉表妹夫妻,贝贝的身体发育完全正常,无需过度担忧。他建议他们回家耐心等待,随着时间推移,贝贝自然会逐渐掌握走路的技巧。同时,医生特别强调,平时应多鼓励贝贝练习走路,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再继续把孩子放进学步车里练习走路了。

表妹夫妻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听说学步车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学会走路。但这个医生却解释说,学步车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学会走路,反而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学步车对孩子走路的负面影响

美国生理学博士、神经学教授在其著作《0-5岁 大脑发育的黄金五年中》写道:尽管学步过程中练习很重要,但又一种形式的锻炼,非但不能帮助宝宝,还会带来危险,那就是使用学步车。

学步车对孩子走路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延迟走路时间

有研究发现:宝宝每天使用两个半小时学步车,会使他们学会走路等大运动行为的时间延迟。

用心观察过的家长就会发现,在学步车里的孩子,“走路”并非真的是靠自己的腿在走,而是靠学步车的滑轮或者车轮的力量进行滑动。

学步车的问题就是它们让宝宝的运动变得太容易了,使得宝宝无需太多的平衡力或者运动技能就能四处探索并满足好奇心。

导致孩子们对走路的需求减少,从而延长了他们学习走路的过程,导致他们学会独立走路的时间变长。

2/影响走路姿势

老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个月喊爸爸“,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是8个月的时候开始扶着站立,9-11个月可扶着走。

过早的让孩子使用学步车练习走路,会导致孩子习惯性的用脚尖触地滑行,这种走路姿势是不正确的,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垫脚走路的习惯,甚至还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造成O形腿或X形腿。

3/增加意外风险

对于父母来说,学步车可以暂时充当孩子的保姆,解放我们的双手,但事实证明,这种工具远不能代替家人看护孩子。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说的是一位家长在用学步车带娃的过程中,一个转身,没注意到孩子,坐在学步车上的宝宝就溜出了家门,然后,学步车就带着宝宝一路顺着家门前倾斜的马路,滑到了马路中间。

其实,近几年,类似学步车内宝宝摔下楼梯或者撞到障碍物后,发生意外的事件并不在少数,比如下面2起,看的人真的是惊心动魄,一身冷汗。

学步车的移动速度快,家长或者其它看护者稍微一个不注意,或者反应不够快,就容易发生冲撞,导致孩子受伤。

听完医生的解释,表妹夫妻彻底的将学步车扔了,并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引导孩子多练习,没想到一个月不到,贝贝就能稳稳当当的走路了。

二、如何帮助孩子快速学会走路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六项大运动发展里程碑“指出: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只要在在8个月-18个月范围内,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现象。

宝宝在相应的时间达到相应的发育里程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有前期发育里程碑的积累。育儿专家建议: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宝宝尽快的、稳定的学会走路。

1.提供安全环境

安全、舒适的环境,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尝试走路。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保证孩子练习走路的环境地面平整,将家具、家电等物品移到孩子走路不会碰到的地方,确保孩子练习走路的地方没有障碍物或者杂物。

或者将家具的边角包上防撞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安全护栏,在家中设置一个专门的区域,铺上软垫或地毯,防止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摔倒或者意外受伤。

总之,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走路环境,需要家长注意的细节特别多,比如避免触电、烫伤等风险。布置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用心再用心。

2.适度放手

生活中,对于刚学会走路,或者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父母们怕他们走不稳摔倒受伤,于是一步不离的保护着他们,不敢让其任意的自由活动。

教育心理学家 列夫·维果茨基说:”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和探索空间。过度限制会阻碍他们的自由发展和学习的动力。“

父母的过度限制,会阻碍孩子的行动,影响他们对走路的兴趣。适度的放手可以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探索学习,从而逐渐学会自己走路。

所以,作为父母,当孩子表现出对走路的兴趣时,我们一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并逐步减少对他们的辅助,适度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走路,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去尝试。

不过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适度放手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而是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宝宝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强独立走路的信心和勇气。

3.培养宝宝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宝宝如果初学走路时,出现脚尖着地、走路摇晃、容易摔倒等问题,这可能与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不足有关。

平衡感是指宝宝在行走或站立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而协调能力则是指宝宝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身体肌肉和关节,保持身体平衡并做出相应动作的能力。

在宝宝学走路的过程中,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保持身体稳定,更好地控制身体肌肉和关节,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避免摔倒或受伤。

可以锻炼1岁左右宝宝平衡感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游戏有很多,比如下面这几个,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摇摆游戏:孩子躺在柔软的浴巾中,由父母提起浴巾的四角,轻轻摇晃。

翻滚游戏:在父母的陪伴下,让宝宝在柔软的地垫上自由翻滚。

旋转游戏:选择一床小棉被,让宝宝俯趴在棉被上,把头抬起来,父母拉起被子的一角,沿着顺时针方向转三圈,然后再沿逆时针方向转三圈,速度可稍慢一点,一定要适应孩子的需要。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感受旋转,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跳舞游戏:家长可以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抱着宝宝一起跳舞,让宝宝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运动的力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最后写给父母的话】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学会走路的快慢早晚也不同。但是不管早晚,只要在10个月到18个月左右学会走,都算正常。

父母无需过度担心,多给孩子点时间、耐心和陪伴,让孩子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尝试,逐步减少辅助、鼓励自主性、适度放手以及耐心和鼓励,相信你家宝宝也会很快学会独立行走的!

2 阅读:1561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