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之后,天气为什么比三九还要冷?看看老辈的经验就知道

郝郝睡文化 2025-02-11 14:26:28

春节过后,不少人发现天气寒冷程度竟不亚于三九严寒。通常,人们预期春节过后气温会逐渐回升,然而今年立春已过,寒冷依旧,甚至超乎寻常。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寻老一辈人的智慧,以解开这一谜团。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以此记录冬季的气候变迁。民间有言:“冬至遇壬数九,夏至逢庚入伏”,这里的“壬”和“庚”指的是特定的天干日。古人结合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标记年月日时。

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个“九”,即八十一天,称为“数九寒天”,标志着冬季最寒冷的时期。民间流传着一首“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但现今通常从冬至当天开始数九。按此算法,立春应在六九之首,即六九的第一天。然而,今年立春却恰逢“五九之末”,即五九的最后一天。

俗语有云:“立春五九之末,春寒冻死鬼”,意味着立春若在五九末尾,春季将异常寒冷。

我国古代阴历依据月亮绕地球周期纪年,而阳历则根据地球绕太阳周期纪年,两者天数差异导致农历的产生。农历每十九年中有七年为闰年,以平衡天数差异。

农历2025年为闰年,有两个立春,称为“双春年”;而2024年则为“无春年”,立春落在年后。

“年前立春春后暖,年后立春春寒倒”,这句古语预示着今年春季将较为寒冷。

老一辈的经验表明,每个节气交替都存在一个天气变化的过渡期。立春后并不会立即回暖,而是维持冬季气候特征,直至雨水节气到来。

同样,从立夏到小满,从立秋到处暑,也存在类似的季节性气候特征。例如,“秋后加一伏”,指三伏天的最后一伏从立秋后逢“庚”日开始,立秋后往往仍有炎热天气,即“秋老虎”。

从这些气候变化规律来看,今年春节后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外,温暖的春天亦不会遥远。正如俗语所言:“严寒过后,春光还会远吗?”

0 阅读:39

郝郝睡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