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水下AR训练系统"专利获批 将免费开放青少年体校使用
奥运冠军跨界科技研发 近日,奥运游泳冠军汪顺团队研发的"基于AR技术的水下动作矫正训练系统"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项创新技术将增强现实(AR)与游泳训练深度结合,通过无标记动作捕捉、实时数据反馈等功能,为运动员提供沉浸式训练体验。作为国内首个由现役运动员主导开发的游泳训练专利技术,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汪顺本人的日常训练,帮助他在巴黎奥运会周期保持竞技状态。
技术原理与核心功能
该系统由水下动作捕捉摄像头、智能分析模块和AR显示设备组成,无需在身体粘贴标记点即可实时追踪游泳动作轨迹。训练时,运动员佩戴特制泳镜能看到虚拟教练示范动作,并通过骨传导耳机接收实时语音指导。系统还能自动识别技术缺陷,如换气时机不当、划水角度偏差等,并生成三维运动模型供教练分析。特别设计的"电刺激反馈"功能,会在动作错误时给予轻微电流提示,强化肌肉记忆。测试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的运动员技术动作准确率提升27%,训练效率提高40%。
公益计划惠及基层体育
汪顺在宁波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该专利研发,他宣布将免费授权全国青少年体校使用该技术。"小时候在体校训练时,教练要反复纠正我的动作,现在技术能帮更多孩子少走弯路。"目前,宁波市游泳训练中心已首批安装10套设备,浙江、上海等地体校正在对接系统部署。专利团队还将开发简化版APP,让普通游泳爱好者也能享受专业级动作分析服务。
科技赋能体育训练新趋势
这套系统创新性地将宁波大学研发的无标记识别技术(曾助力汪顺打破亚洲纪录)与AR显示设备结合。体育工程专家指出,该专利标志着竞技体育训练进入"虚实融合"新阶段,其开放共享模式更具示范意义。中国游泳协会表示,将推动此类科技成果在更多项目中的应用,助力巴黎奥运会备战。随着系统推广,未来或将在基层涌现更多"科技型"游泳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