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从隔壁爬来”——这成了杨国福麻辣烫的“万能借口”!3月18日,江苏苏州某门店菜品区惊现老鼠乱窜,店员轻描淡写回应“隔壁装修导致”,却难掩品牌品控全面崩盘的事实。这已是2024年以来第5起同类事件,从广西到广东再到江苏,老鼠似乎成了杨国福的“常客”,甚至登上黑猫投诉“黑榜第一”。更讽刺的是,就在事件曝光前一天,中办、国办刚发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磅文件。消费者不禁要问:这碗麻辣烫,究竟是暖胃还是闹心?
一、事件连环爆:从“两瓶饮料封口”到“甩锅隔壁”
1、敷衍式整改:饮料补偿成标配2024年5月,广东中山消费者在菜品区发现活鼠,商家仅用两瓶饮料要求删除视频,整改仅停留在“提高消杀频率”的表面功夫。类似操作在广西东兴门店再现,店员面对老鼠竟继续玩手机,直到监管部门介入才下架食材。
2、统一话术:老鼠永远“来自隔壁”无论是苏州“隔壁装修论”,还是中山门店的“柜子缝隙说”,品牌始终拒绝承认内部管理漏洞。网友戏称:“杨国福的老鼠,比加盟店还团结!”
3、数据触目惊心:6193家门店仅3家自营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杨国福全国门店达6193家,但自营店仅3家,加盟占比超99%。疯狂扩张背后,品控沦为“摆设”——2021年招股书显示,其年营收超11亿元,但食品安全投入几乎未见披露。
二、加盟模式“暴雷”:食品安全输给资本游戏
1、上市梦碎,品控失控2022年杨国福冲刺“麻辣烫第一股”失败,招股书暴露致命问题:加盟商贡献99%收入,却无有效监管体系。所谓“统一供应链管理”,在多地门店沦为“纸上谈兵”。
2、低成本扩张的代价
三防设施缺失:广西东兴市场监管局检查发现,涉事门店连防鼠、防虫、防尘基础设备都未完善。
加盟商“自治”乱象:中山门店被曝“抹布洗菜又洗鞋”“食材遭鼠咬仍使用”,总部却长期“装聋作哑”。
3、消费者成“韭菜”
品牌一边用“亲民价格”吸引顾客,一边将食安风险转嫁给消费者。黑猫投诉显示,超60%投诉涉及异物、变质食材,但赔偿多以“10元代金券”敷衍了事。
三、全民拷问:我们还能放心吃麻辣烫吗?
1、政策重拳下的行业洗牌中办、国办3月19日发文强调“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明确要求严查餐饮企业资质与卫生条件。杨国福若继续“甩锅”,恐面临更严厉处罚。
2、消费者自救指南
警惕“三无门店”:优先选择商场监管严格的门店,避开卫生死角明显的街边店。
维权别妥协:遇食安问题立即拍照录像,拨打12315投诉,拒绝“饮料封口费”。
用脚投票:网友直言:“张亮麻辣烫门店少1000家,但至少没吃出刀片!”
结语:别让老鼠啃食了品牌的良心
从“国民小吃”到“黑榜钉子户”,杨国福的堕落给所有餐饮企业敲响警钟——加盟不是甩锅的借口,食安没有侥幸的空间!当消费者开始用“下次点单前先问有没有老鼠”自嘲时,品牌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