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年前在马尔代夫遭遇性侵的中国女游客再次发声,揭露该案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2023年6月发生的这起性侵案件,涉事酒店员工至今未被拘留,当地警方也未给出明确答复,引发对跨国司法公正的深刻质疑。
案件回顾:
2023年6月,时年26岁的中国留学生(化名小李)在马尔代夫丽思卡尔顿度假村遭遇当地管家乌沙姆性侵。据受害者描述,施暴者事前曾多次试探其独身旅客的身份,事后更试图通过经济补偿要求封口。案发后,受害者身上多处淤青和抓伤的照片及DNA证据均被提交警方。
司法进程受阻:
1. 立案拖延:虽然案件以"性侵犯罪"名义立案,但调查进展缓慢
2. 证据处理异常:两次DNA检测结果均未依法公布
3. 调解施压:酒店方曾试图以经济补偿换取受害者撤诉
各方回应:
- 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曾介入施压,要求彻查
-当地警方始终未采取强制措施
- 国际舆论持续关注,但案件逐渐被边缘化
受害者现状:
近两年来,小李持续通过媒体发声维权,但面临跨国取证的巨大困难。她表示:"这不仅是个人的维权,更是为所有出境女性游客争取安全保障。"
专家分析指出,此类跨国性侵案件常面临:
1.当地保护主义
2.司法程序差异
3.取证难度大
4.外交干预限度
目前,中国领事保护部门建议出境游客:
- 选择正规旅行社
- 留存紧急联系方式
- 遭遇侵害时立即报警并联系使馆
- 注意保留证据
该案暴露出国际旅游目的地安全监管的漏洞,也警示出境游客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