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先是一愣,随即疑惑地放下手中的针线:“小张?他不是在县城修车吗?上电视干嘛?”王大爷故作神秘地一笑:“人家现在可是院士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李老太手中的针线掉落在地,她呆坐在椅子上,仿佛时间停止了流动。
二十年前,当女儿小雅执意要嫁给邻村的张明时,李老太怎么也想不通。县医院的护士,正经的大专毕业生,怎么就看上了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修车工?当时村里议论纷纷,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小雅却态度坚决,眼中闪烁着光芒:“妈,他真的很好。”
李老太心里那道坎儿怎么也过不去,整整一个月,她都没给女儿好脸色。直到张明带着彩礼登门,那双沾满机油的手,捧着一摞存折,诚恳地说:“阿姨,我知道配不上小雅,但我会努力的。” 李老太这才勉强松口。
婚后,小两口在县城开了个小修车铺,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张明话不多,逢年过节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给孩子们发红包。李老太偶尔会借着酒劲数落他:“你看王老师家的女婿,都评上讲师了。”张明只是笑笑,从不辩解,像一棵扎根在泥土里的老树,沉默而坚韧。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直到三年前,修车铺突然关门了。李老太顿时炸了锅:“我就知道,这种没文化的人靠不住!”她气得两天没睡好,觉得女儿的婚姻终究是错付了。小雅打电话解释说张明要出国深造,可李老太根本不信,只当是女儿为了维护丈夫的面子编造的谎言。
而如今,电视屏幕上,新闻联播的主播正襟危坐地播报着:“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张明教授凭借在光电转换材料研究上的创新成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画面中,张明西装革履,神采奕奕,哪里还有当年修车工的影子?他侃侃而谈,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运筹帷幄,挥斥方遒。
小雅这才向母亲道出真相:“这些年,他一直在自学。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那些修车的经验,反而成了他研究的灵感。”
原来,张明白天修车,晚上就躲在车库后面的小房间里看书。那里堆满了各种教材,从机械原理到物理化学,再到材料科学,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点一滴地积累着知识的蜜糖。小雅哽咽着回忆道:“记得有次半夜醒来,看见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本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旅人,凭借着心中微弱的火光,一步步走向光明。
李老太坐在电视机前,老泪纵横,悔恨、感动、骄傲,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涌上心头。
第二天,张明回来了。他依然腼腆,手里捧着鲜红的院士证书,对李老太说:“妈,您说得对,人要有知识。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
李老太拉着他进屋,翻出一个旧盒子,里面珍藏着一张二十年前的全家福。照片上,年轻的张明站在角落,羞涩地笑着,像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那时候我觉得你配不上我女儿。”李老太哽咽着说,“现在我觉得,是我们配不上你了。”
张明连忙摆手:“妈,您别这么说。要不是您当年的严厉,我可能真的就那么混下去了。就像一棵小树,需要风雨的洗礼才能茁壮成长。”
院子里,老槐树枝繁叶茂,一群麻雀叽叽喳喳,仿佛在庆祝着这个家庭的荣耀。张明望着树梢,若有所思:“您还记得吗?我第一次来您家,就是在这棵树下站着。”
“记得,你那时候浑身是汗,手里还拿着一本破破烂烂的教科书。”
“那是我最宝贝的物理书,高中没读完,但一直带在身边,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李老太起身去厨房,背影有些佝偻:“今晚多住几天,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晚饭时,邻居们纷纷来串门,曾经不被看好的修车工,如今成了村里的骄傲。有人好奇地问:“张教授,您这次获奖的研究,能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张明放下筷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起来。他将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比作农民播种庄稼,深入浅出,连李老太都听得津津有味。原来他研究的新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让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就像给每个家庭都装上了一颗小小的太阳。
“其实我现在还在学习。”张明谦虚地说,“科学没有尽头,就像咱们修车,永远都有新问题要解决。就像攀登高峰,登上一个山顶,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
夜深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小雅依偎在张明肩头,就像二十年前那样。
“还记得咱们的第一个家吗?”张明问。
“那间破车库?”小雅笑了,“冬天漏风,夏天漏雨。”
“可那里有我最珍贵的两样东西。”张明从包里掏出一个旧钱包,里面珍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小雅站在车库门口,身后的墙上贴满了物理公式。
“另一样呢?”小雅问。
“你啊。”张明深情地说,“要不是你的支持,我可能早就放弃了。你就像我生命中的阳光,给我温暖和力量。”
李老太悄悄抹了抹眼泪。月光下,老槐树的影子摇曳,像极了时光的痕迹。
第二天一早,村口又传来李老太洪亮的声音,这次的语气却截然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啊,要学习就得学到底。你看我女婿……”
一个月后,张明带着家人去领奖。他特意穿上了当年结婚时的那件西装,虽然有些发旧,但他说这是他最珍视的衣服,就像一枚勋章,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
在领奖台上,张明深情地说:“今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岳母。是她的严格要求,让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就像一位严厉的老师,鞭策我不断前进。”
台下的李老太红了眼眶,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这个曾经被她看不起的女婿,不仅没有辜负女儿,更没有辜负生活给他的每一个机会,就像一颗被埋没的金子,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了照亮未来的灯火,每一次坚持都是通向梦想的基石。不要让别人的眼光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心中的梦想能飞多远。在这个平凡的小山村,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依然在继续。张明的事迹被写进了县志,但他最珍视的,还是那间堆满书本的小车库,和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