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4周的李女士最近饱受耻骨疼痛的困扰:“每次翻身都像被刀刺一样,走路也一瘸一拐,甚至不敢下床。”
产检时,她红着眼眶向草莓医院资深助产士谭双求助。经过评估,谭双护士长发现李女士的骨盆存在轻微倾斜,胎位也略微偏右,导致耻骨联合压力过大。
通过2周的骨盆矫正手法、胎位调整指导以及居家锻炼,李女士的疼痛明显缓解,最终顺利分娩。“原来孕期疼痛不是必须忍的,科学管理真的能改变一切!”李女士感慨道。
孕期疼痛背后: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什么?
怀孕是生命奇迹,但激素变化、胎儿发育和身体重心偏移,也会带来“甜蜜的负担”。
松弛素分泌:为了让胎儿顺利娩出,骨盆韧带逐渐松弛,但过度松弛可能导致关节错位、疼痛。
胎儿压迫:随着子宫增大,腰椎前凸、骨盆前倾,腰骶部、耻骨联合区域压力倍增。
肌肉代偿:腹部肌群被拉伸变弱,腰部、臀部肌肉被迫“加班”,引发酸痛甚至痉挛。
助产士提醒:疼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盲目忍耐可能影响分娩进程甚至产后恢复!
助产士的“疼痛管理工具箱”
①骨盆调理:让“生命通道”回归正位
骨盆是胎儿的“安全屋”和分娩的“主通道”,但孕期易出现旋转、倾斜或耻骨联合分离。
手法矫正:助产士通过触诊评估骨盆状态,轻柔手法复位错位关节,缓解神经压迫。
骨盆带辅助: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医用骨盆带,稳定耻骨联合,分散压力(需专业指导使用)。
居家训练:
✅ 猫牛式呼吸:四足跪位,吸气抬头塌腰,呼气低头拱背,每天10组,灵活骨盆。
✅ 侧卧抬腿:侧躺,上方腿缓慢抬高30度,保持5秒,重复10次/侧,强化臀中肌。
②胎位管理:给宝宝一个“舒适的家”
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不仅增加分娩风险,也可能引发妈妈腰背痛、肋骨痛。
外倒转术:孕36周后,由专业医生评估,通过手法轻柔调整胎儿位置。
体位引导法:
✅ 胸膝卧位: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利用重力帮助胎头转向骨盆。
✅ 侧卧位休息:左侧卧时在右腰下垫小枕头,引导胎儿转向最佳位置(LOA位)。
胎教互动:用手电筒照射下腹部,鼓励宝宝向光源方向活动(需结合B超结果)。
助产士叮嘱:胎位调整需在34周后系统评估,过早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③耻骨疼痛:别让“牵拉感”困扰你
约30%的准妈妈会经历耻骨联合分离痛,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
急性期处理:
✅ 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次,缓解炎症。
✅ 减少负重:避免单腿站立、久坐矮凳,穿脱裤腿时保持坐姿。
强化训练:
✅ 夹枕训练:仰卧屈膝,双膝夹紧枕头,保持10秒,重复15次,增强内收肌力量。
✅ 骨盆底肌激活:想象“中断排尿”的感觉,收缩3秒放松3秒,每天50次。
辅助工具:使用孕妇专用U型枕侧睡,双腿间夹薄垫,减少夜间牵拉。
疼痛管理黄金法则:早预防、早干预
孕早期开始锻炼:强化核心肌群(如凯格尔运动、瑜伽球训练)。
控制体重增长:BMI正常者增重建议11-16kg,避免加重关节负担。
选对鞋子:放弃高跟鞋,选择足弓支撑好的平底鞋,改善步态。
定期产检评估:从孕中期开始,每4周请助产士进行体态和骨盆检查。
每一位妈妈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孕期疼痛不是“必经之路”,更不是“矫情”的表现。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我们的助产士团队将用专业手法、个性化方案和全程陪伴,目前,每周一-周五免费开诊中,帮助您科学管理疼痛,找回舒适孕期的主动权。
通讯员:欧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