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鬼神相助赴考场

清粥小禾 2023-02-02 13:05:02

话说宋时有一书生叫苏景,家境萧条与母亲相依为命。

因度日艰难,母亲常常凌晨起来炸了果子,苏景拿到早集上去卖,下午至晚间则用功读书。

冬日的一天,苏景出来的略早些,外面依旧漆黑一片。他背着箱笼朝集市上走去,走着走着忽然感觉不对劲。

似乎是走错了路,身旁一处处房子平日里都没有见过,虽是看不大清,但也依稀可见。

许是走错了?他停下了脚步,略微犹豫。

“是卖果子的吗?”忽见一人正站在前面房子门口招呼他。

苏景一惊,虽不知是哪位,也许是平日里常买果子的客人,遂放下了心,答道:“正是。”

“买果子。”

“好嘞。”

那人过来,这时却见一排房子的门都渐次打开,从里面络绎不决地走出三三两两的人来,都要买果子。

苏景已放下箱笼,打开盖子,掀起了棉套。果子的香味喷鼻而出,还略微冒着热气。

他一一拿出包好了,那些人们也各自付了钱拿着那果子散去。

看那箱笼的果子几近卖空,苏景拿着那一沓交子(宋代流行的纸币)不禁喜出望外。

心想,今天真是顺啊,还没到集上就卖完了。

于是背起箱笼调头朝回赶。

进了家,还未待歇。苏景就激动地对母亲说道:“娘,已经卖空了,你看。”

母亲也很惊讶,往常儿子差不多都得半晌午才能回来。这今天刚出去就卖空了?

正待细问,却见苏景变了颜色。

却见他手里握的是一沓白色的冥币。

“啊!”母亲也不禁大惊失色。

“我刚才明明看到是交子的。”

母亲又问,“你在哪里卖的果子?”

苏景把刚才的经过叙说了一遍。

说罢又恍然大悟道:“怪道走着走着竟不认识那路了,那些处所也不曾见过。”

看着辛劳了半夜的母亲,再看看手里的冥币,苏景越想越不甘。推开门,又跑了出去。

这时,天已亮了,他走到岔路口,这时才辨清,刚才可能自己错走了旁边的小道,那条道是通往村外的。平日里几乎从未走过。

继续走,前面一片荒野,并没有什么房屋。

不对啊,刚才明明看到的。

再往前,却见一片片荒坟零零落落,一看则年代久矣,有的已经被风化,墓碑歪倒。

苏景痴痴看着,不觉走近。

“啊!”细看那每座坟上,竟各自放着两三个油炸果子!远近皆是,苏景吃了一惊。

回想着刚才卖果子的场景,虽是太阳正当头,苏景却不禁寒颤,怔怔地愣着。

待回到了家,未及苏景说话,母亲却道:“儿啊,莫要怪,做鬼也很可怜啊!这一顿,咱们就当施舍了。那人死后,若有那孝顺的后人还可以吃上些祭祀,若有那不孝的或是无后的就可怜啦,整日里饥寒交迫,到哪里去吃果子呢。”

苏景听罢道:“母亲说得极是。”

自那以后,苏景卖果子,有回来剩下的,有时也走到那片荒野挨个坟头,一一放下,再作揖而去。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快到了科举之日,乡里同年皆为上京赶考做准备。

而苏景却满面忧愁,只因家里拮据,母亲又身染病症,已是好久不曾炸果子,吃饭已艰难,更别提拿盘缠上京了。

这夜,苏景久久难以入睡,深感身世悲凉,苦学无果,正在愁苦之际。

却听有人呼唤:“苏公子莫虑,鄙人愿意帮助公子上京。”

只见屋内空地站立二人,却不认识。

“我等承蒙公子施食,感激不尽,今特来相助。虽是不能相赠金银,却可助公子直达京城。”

苏景起初不解,后来思索,恍然大悟,连忙起身相拜。

……

在考试的前一夜,苏景收拾停当,拜别了母亲。

听那二人所嘱,闭上了双眼,忽觉脚下生风,呼呼作响。

再一睁眼,已到了考场之外。

考场上,苏景作答如流,文如泉涌,有如神助。自己亦感吃惊,平日读书都没有这般好状况。

之后,待放榜时,一举得中榜眼。

后来,苏景被皇帝赏识,官至太尉。

人称,鬼亦人来人亦鬼,鬼亦知善心,懂知恩图报,有时又强似于人。

苏景的善果也可谓体恤孤苦,感得鬼神拥护才招得福报。

所以,人还是要常心存善念才是天道。

我是清粥小禾,定期创作古今传奇故事,感谢阅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