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月1日安信信托停牌结束,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当然,安信届时会不会继续停牌,不排除这种可能。
关于安信的消息个重组的传闻,一直处在热烈的讨论当中。从称呼上来看,安信信托已成功变为ST安信,成为非银金融行业少有的ST股(第一家?)
作为曾经的信托黑马,唯一一家上交所上市信托公司(另一家陕国投在深交所),如此命运让人唏嘘。但是了解安信信托的人都知道,安信沦落到今天的局面,基本上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安信之种种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给与了详尽的论述,这里按下不表。承认与否,安信已经进入到了所谓的“生死倒计时”。
关于其未来何去何从,猜测和传闻一直喋喋不休。
围绕安信的“白马骑士”,目前没有确信。而关于安信究竟是重组还是引入战投,也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根据多位接近安信信托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公布最终方案。不过有一点比较确定,那就是上海国资将直接进驻安信信托完成重组。
这和道人之前的预期是一致的。毕竟安信信托总部位于上海,又是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所以上海市有激励且有必要,将这块牌照和壳资源留在上海,这也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部分。
君不见上海市溢价收购天津信托,就是为上海市多增一块宝贵的信托牌照。而此次安信的重组,没有理由让其旁落其他省市。所以要么是上海国资组成联合体,要么就是中银金融牵头。而就在前几天,安信信托股份被轮候冻结再次引发热议。
本文回顾安信信托五月以来的传闻,梳理安信沦落至今的原因,讨论安信未来的命运。
自知才疏学浅,全当是抛砖引玉,欢迎探讨拍砖。
一.安信突发事件之轮候冻结昨天,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5月22日,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出具的《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对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之杰”)持有的公司18.13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及2.05亿股限售流通股予以轮候冻结。
其实早在2019年年末,该部分股份就已被冻结。但是此次的轮候冻结还是引发大量的围观。
按照百科的相关定义,轮候冻结就是:“指对已被法院冻结的存款(或其他资产),其他法院也要求进行冻结,只要前一冻结一经解除,登记在先的轮候冻结即自动生效,无需等到新冻结手续办理完毕的制度。”
通俗理解就是“多个债主上门,讨债轮流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冻结申请人是上海市GAJ,所以基本坐实了国之杰涉刑消息。关于这一点,安信没有做过多的表态,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二.安信5月以来的消息由于安信处于停牌当中,因此消息基本以安信的公告为主。4月30日,安信一次性公布了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审计报告等等。对于财务数据,安信遮遮掩掩;而对于踩雷项目数据,安信是只字未提。
受限资产情况
5月14日,安信公布了资产受限情况:受限资产规模大概在101亿左右,占上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的48.97%。受限资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质押金融资产,一部分是冻结的资产。
年报显示,目前安信信托有接近40亿账面价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于质押的状态。主要为公司持有的金融企业股权和信托股份;而被冻结的是安信的14个银行账户,合计2739万元。另外还有6.35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32.38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18.2亿元的债权被冻结,原因均为诉讼保全。
受限的原因相信投资者都很清楚,那就是违规提供承诺;最后信托兑付不了了,就被金融机构起诉了。据统计,被安信信托坑的金融机构不少于20家,覆盖银行、地方金控和资管公司。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安信信托又收到一份起诉书,涉及的给付义务金额近7亿元,原告为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由同上。
与C信的“剪不断,理还乱”
前段时间,C信被传闻收走公章和停止资金池业务。也顺带把安信一起落下了水,虽然被证实是谣传,已经辟谣。但是安信和C信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很多人揪心。尤其是宏达系多只产品违约,让安信成为了原告。
大童保险辟谣
还有一个是关于安信与大童保险的,有传言安信将卖掉大童保险的股份。一时间关于大童保险易主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也让大童保险不得不出来及时辟谣。
实际上,在安信的财报分析中道人提到过:安信持有的大童保险的股份,属于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的一部分。但是按照大童保险的说法,但安信仅仅是以财务投资人的形式出现在大童保险股东名单中,不参与公司经营。
所以关于大童保险更换实控人的说法可以休矣,但是如果后来涉及重组的话,安信手里大童保险的而股权还是有被处理的可能。不过不影响大童保险的经营,而且这家公司目前来看经营业绩还算不错。
最新年报显示,安信持有大童保险的股权从去年的35%下降到33%,具体原因不了解。
三.深思:安信何以至此?安信的窟窿有多大?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和多个数据的口径不太统一。官方的数据公布显示,截止到去年三季度末,安信到期未兑付的项目金额大概在276亿元,不过年报中看不到任何信息。
2019年以来,在严监管和下行的经济之下,信托公司开始频繁爆雷。从头部到尾部的信托公司,毫无例外都中招。
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托项目踩雷逾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动辄几百万投资项目逾期,还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在那段时间,安信显得格外沉默,非常不正常,后来安信开启了周周炸雷的新闻,超出了行业的预期。
雷的投资者欲哭无泪,业内惊愕不已。
即使是当年号称“雷震子”的中江信托(现改名“雪松国际信托”),在由雪松控股接盘之后,也不过确定了80亿的逾期项目。而安信短短4个月就新增100亿,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按照专业人士的分析:“安信公司内部是一个资金池的运作模式,一旦问题暴露出来,资金来源被切断之后。那么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下去,则会出现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拉连环雷”。
从新闻统计数据来看,安信到期未兑付金额一度高达500亿元。而来自300多位安信信托投资人的联合发布的公开信显示:安信信托178个项目中,有超过150个不能按期兑付。还未到期但确定将逾期的项目占85%以上,预估在1000亿的规模。如果是那样,那几乎是全军覆没了,不过这一数字有待官方确认。这里仅仅只是投资者的判断,仅做参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安信信托这几年经历大起大落,从谷底爬到峰顶,再从神坛跌落,到从黑马到害群之马。而安信一个个暴雷的项目,则让人触目惊心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控股股东国之杰的地产背景,因此安信的项目中大部分涉及房地产,另外一部分就各种工商企业类项目,而被长期视为低风险的政信项目,安信碰都不碰,鲜明的保持着自己的“地产特色”。
即使是信托三家马车之一的房地产,安信的业务思路也和同业不太一样。大部分信托公司的合作地产公司,一般都是克尔瑞排名前30/50/100的地产公司。再不济也是地方绝对的龙头或者地产前150强,如此严格的准入门槛就是为了防止相关风险。
不仅如此,对于不同排名的地产公司,信托项目的区域也要求不同比如前20的房企,基本覆盖一到四线城市;前50或100个地产公司的项目,基本要求是二线发达城市。但是安信恰恰是特立独行,专做200名靠后的地产公司,而且区域方面也没有同业那样严苛。
业务逻辑上来说,面对排名靠后的弱势地产公司,安信有较强定价权,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
但是理论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
安信并没有严格履行风控,而是各种违规违法操作。从贵州新农村和董家渡的项目,可见安信的操盘和风控能力。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样做自然获利丰厚,这也是那几年安信崛起的秘密;而一旦房地产政策调控转向小地产公司是首当其冲的。19-20年,将会有一大批的地产公司走向破产重组。
除了业务上,安信最为投资者诟病的就是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肮脏龌龊。一边是各种名誉加身和所谓的“双重监管”,骗取了投资者的信任;另一边则是各种违法违规,挪用信托财产,合法资金用于非法目的。这个已经收到银保监的罚单,证据确凿。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背后,敲响了行业的警钟和业界的反思。
逾期暴雷已成往事,目前投资者和业内最关注的焦点还是在安信最后的归宿上,究竟是战投进驻还是重组涅槃。
一系列分析可以确定,安信还是要留在上海的。在那份投资者公开信当中指出,安信没有战投进入,投资人要求是进行重组然后对违法设立的项目给与兑付。
战投和重组的区别就在于:如果仅仅只是战略投资者进入,可能不会改变公司经营权,因为毕竟大股东国之杰持有安信超50%的份额,仅仅是战投的进入对于解决安信的问题作用不会很大。毕竟安信的摊子大得多也烂的狠;如果是重组的话,那么就是要实现与原股东的一个切割,将安信从一家民营信托变为一家国资信托,彻底更换实控人才能解决安信的终极问题。
就像雪松控股一样,以80亿的代价受让中江信托中“明天系”的股份,最后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式解决逾期。目前来看,雪松的兑付基本实现。中江也变成了雪松信托,切掉历史包袱之后轻装上阵。
投资者要求的重组,一定要是参考雪松的模式。虽然目前猜测四起,尚未有最终定论。但是从投资者获取的小道消息表明,安信最终解决方案已经确定,预计也会很快公布。
但是会不会在6月1日,还不清楚。一切等待官方的公告吧,一切以那个消息为准。这里的推演都是基于不可靠消息,只是推断不是最终的事实。
考虑到当前敏感时期,叠加金融控风险的思路;安信可能不会被接管。毕竟BS、JZ、HF等事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引发市场的动荡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谁会是最后的接盘侠?让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目前最煎熬的,还是那些购买安信信托产品暴雷的投资者。
相对于其他投资而言,信托的高门槛决定了一旦项目逾期,投资者几乎是要赔上身家性命。
也许会有键盘侠说买者自负,亏了找信托公司,赚了不分一分钱。这实在是无稽之谈,无知又可笑。
买者自负的前提是卖者尽责,写进《九民纪要》的规则建议好好看看。很多安信的项目,完全属于虚设标的,违规挪用,已经超出了这一个范畴。所以安信必须对这些违法项目负责,这是写进法律法规和信托合同中的。
不懂的请闭嘴,没时间闲扯。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在监管、媒体、投资者的大力推动下,安信也许已经迎来了解决问题的曙光。不过目前,这光鲜还不算很强。
尽专业职责,履信义义务是道人不变的初心,在安信问题解决之前那将持续跟踪和报道。也请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信监管,相信正义,相信法律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