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能在城中村里“S型漂移”,也能在冰天雪地里稳如泰山的SUV吗?腾势N9来了,它号称集旗舰家用、智能驾驶、越野征服于一身的全能选手。官方宣传里,铺天盖地都是“首创”、“唯一”、“颠覆”……但这些华丽辞藻背后,究竟是真材实料,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盛宴? 说实话,看完比亚迪官方那3800多字的介绍,我更倾向于后者。 这篇文章,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技术参数,就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好好聊聊这台售价不菲的腾势N9。
首先,不得不承认,腾势N9的硬件配置确实亮眼。三电机独立驱动、2.0T双模动力总成,还有那号称“黑科技”的云辇-A系统……这些技术加起来,确实能营造出相当强悍的动力和操控感。官方宣称0-100公里加速仅需3.9秒,这在同级别SUV中,确实属于佼佼者。 续航里程也相当可观,综合续航能达到1302公里,这对于经常长途出行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再加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安全配置:2000MPa热成型钢笼式车身、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9个安全气囊…… 单从参数来看,腾势N9仿佛是为追求极致性能和安全感的用户量身打造的。
但是,宣传语里的“首创”、“唯一”,却让我感到深深的疑惑。 我们都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几乎每个厂商都在玩“技术堆砌”的游戏, 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黑科技都往车上塞。 在这种情况下,“首创”和“唯一”这两个词,很容易贬值。更别提,不少所谓的“黑科技”在实际使用中,体验远不如宣传中说的那么神奇。
举个例子,腾势N9宣传的“智能蟹行”功能,虽然在狭窄路况下确实能提升灵活性,但实际使用频率能有多少? 大多数人日常驾驶,很少会遇到需要用到这个功能的场景。 与其花大力气去开发这些“锦上添花”的功能,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上。
再来说说这车的营销策略。 “买一台腾势N9,相当于同时拥有一台旗舰家用车、智能车和越野车”——这简直就是“买一赠二”的超值宣传。 这话听起来很诱人,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漏洞百出。 一台车怎么可能同时满足所有需求呢? 这就像说一个厨师既能做法国大餐,又能做川菜火锅,还能做日式料理一样,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而且,腾势N9的价格区间摆在那里,它瞄准的是高端市场,目标用户群是那些对车辆品质和驾驶体验有很高要求的消费者。 这部分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他们更注重的是车辆的实际性能和可靠性,而不是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 所以说,腾势N9应该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些踏踏实实的技术细节展示,才能真正打动目标用户。
更重要的是,腾势N9的宣传文案里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生涩的表达,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一个好的汽车文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车辆的优点和特点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一堆让人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来炫技。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只会用专业术语描述菜品,却不会告诉顾客这道菜的味道如何,口感如何,这显然是不成功的。
我个人更认同腾势N9官方在后期宣传中提到的“可城可野,宜商宜家”这句定位。 这句Slogan简洁明了,准确地概括了车辆的适用场景,也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之前的“三合一”式宣传,却将腾势N9定位成一个“完美超人”,结果用力过猛,反而让消费者产生怀疑。
与腾势N9相比,《柴来了》这部动画短片里的汽车广告就显得更加聪明。它没有一味地堆砌技术参数,而是通过趣味性的剧情,将车辆的性能和优势巧妙地融入其中。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广告方式,不仅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再来看看市场数据。 目前,40万以上价位的全尺寸SUV市场,依旧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但同样也是各大车企都想分一杯羹的“香饽饽”。 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者,往往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强的消费能力,他们对车辆的品质和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腾势N9想要在这个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拿出更加扎实的实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华丽的宣传。
据统计,2023年,50万以上价位SUV市场中,问界M9连续11个月蝉联销量冠军,新款上市24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1.5万辆。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高端SUV市场并非全是“虚无缥缈”的,好的产品,即使价格高昂,一样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总而言之,腾势N9作为一款全尺寸SUV,确实拥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和配置。 但是,与其花费大量资源去堆砌那些营销噱头,不如多关注产品的实际性能和用户体验。 只有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腾势N9需要做的,是回归产品本身,用实际行动证明它的实力,而不是用一堆华丽辞藻来掩盖产品的不足。 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精明”。 与其玩“文字游戏”,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拿出真材实料,这才是赢得市场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