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暂无解药!死亡率接近100%!医生猛灌4瓶白酒救回一命

体育大狂人 2024-12-03 06:28:3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微观史纪编辑|微观史纪

2023年12月25日深夜,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急诊室的灯光刺破了夜的宁静,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在上演。

一个年轻的生命危在旦夕,而导致这场危机的,竟然是一瓶看似普通的“饮料”——防冻液。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防冻液误饮的悲剧屡屡发生,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

小邓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在湖北黄石的一家工厂上班。2023年12月25日,下班后,他感到口渴难耐,便拿起桌上一瓶透明的液体一饮而尽。

这瓶液体看起来和普通饮料没什么两样,甚至还带着一丝甜味,然而,这却是汽车防冻液,一种含有剧毒成分乙二醇的危险化学品。

小邓这一口,喝进去的却是要命的毒药。傍晚时分,小邓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

起初是头痛,那种痛感如同尖刀刺入头颅,让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忍受。

紧接着,腹部也开始剧烈绞痛,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

家人以为他只是普通的肠胃不舒服,就给他吃了点止痛药。可是,小邓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善,症状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他的言语开始含糊不清,意识逐渐模糊,最终陷入了昏迷状态。意识到情况危急,家人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当救护车呼啸着将小邓送到黄石市中心医院时,他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医生们迅速展开抢救,检查发现,小邓的瞳孔已经放大且对光线毫无反应,呼吸微弱,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各项指标都显示异常,尤其是肝肾功能,已经严重衰竭。医生们凭借经验判断,小邓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他几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

经过一番紧急询问,家属才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小邓误饮了防冻液,而且剂量高达200毫升。

这个消息让大家心里一沉,医生们也感到非常震惊。防冻液中毒的死亡率极高,接近百分之百。

80毫升的摄入量就足以致命,而小邓的摄入量是其两倍多,这无疑是在鬼门关上徘徊。

确诊为防冻液中毒后,医生们赶紧查资料,找出解毒的方法。防冻液的包装上标注着特效解毒剂为甲比唑,然而,这种药物在国内尚未上市,根本无处可寻。

时间一点点过去,小邓的情况越来越危急,医生们实在是左右为难。

就在关键时刻,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提出了个大胆的想法:用白酒来急救。这个计划听起来挺离谱的,但其实背后有科学道理。

防冻液中的乙二醇需要依靠人体内的一种酶进行代谢才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草酸,而这种酶在遇到酒精后,会优先代谢酒精,从而延缓乙二醇的代谢速度,减少毒素的产生。

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这可能是唯一的希望了。

医生们当机立断,将一根胃管插入小邓的鼻腔,直通胃部,然后开始缓慢地灌入高度白酒。

他们还给小邓做了血液净化,以清除他体内已经产生的毒素。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对于医生和家属来说都是一场煎熬。

他们密切关注着小邓的生命体征,每一分钟都充满了希望和焦虑。小邓小心翼翼地喝下了整整四瓶白酒。

第四天,奇迹终于出现了。小邓的状况开始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意识也慢慢清晰了。

第五天,他终于醒了,从鬼门关被拽了回来。医生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他们赢了。

小邓的案例并非个例。2017年,威海一个建筑工人不小心把防冻液当成了白酒喝了。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呼吸急促,还变得神志不清。

尽管医生尽力抢救了三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救回他的命。这起悲剧再次凸显了防冻液的致命性。

而在湖北十堰,也曾发生过一起令人震惊的防冻液误饮事件。一名年轻小伙子竟然一口气喝下了2000毫升的防冻液,相当于十倍的致命剂量。

当他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肝肾功能完全衰竭。面对如此大剂量的中毒,医生们也感到束手无策,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同样采用“酒疗”方案,并结合血液净化等措施,经过五瓶白酒的灌注和持续不断的抢救,这个年轻人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通过对比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防冻液误饮的剂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剂量越大,中毒反应越强烈,死亡的风险也越高。

同时,这些案例也证明了在缺乏特效药的情况下,“酒疗”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非万能之策,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谨慎使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这些例子都在提醒我们防冻液的潜在风险,大家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防冻液很危险,因为它里面的乙二醇毒性很强。乙二醇毒性不高,但进入人体后会变成草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乙二醇在肝脏里先被乙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醇醛,然后继续变成乙醇酸、乙醛酸,最终生成草酸。

其中,草酸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草酸容易和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这些结晶会在肾小管里沉积,引起肾小管堵塞,影响肾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草酸钙结晶不仅会在肾脏中沉积,还会出现在大脑、心脏和肺部等其他器官里,从而引发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防冻液中毒的症状表现多样,早期症状通常在摄入后30分钟至12小时内出现,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意识模糊等。

隨著中毒情況加劇,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吃力,心臟跳動不規則,還可能出現抽搐或失去意識。

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心力衰竭等威胁生命的问题。

值得警惕的是,防冻液的致命剂量非常低。成人摄入80-100毫升即可致命,儿童的耐受量更低。

因此,即使少量误服,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立即就医。防冻液误饮事件的频发,暴露了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隐患。

在家庭环境中,防冻液通常与其他日用品存放在一起,容易被误认为是饮料或其他可食用液体,尤其对儿童来说,风险更大。

在工厂、修车店等场所,防冻液的使用更加频繁,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很容易发生误饮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防冻液误饮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多管齐下,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存储:家庭中,防冻液应单独存放于儿童不易触及的高处,并加锁保管。

容器应清晰标明“防冻液,有毒,禁止饮用”等警示标识。别用像饮料瓶那样的容器装防冻液,以免混淆。

工厂、修车店等场所,应指定专人负责防冻液的管理,并将其存放在专门的区域,远离食品和饮料。

安全标识:防冻液的包装必须醒目地标注其成分、毒性以及急救措施等信息。在使用的地方,应该挂上警示标志,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安全教育:加强公众对防冻液危害的认识,普及防冻液中毒的急救知识。

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要教育他们不要随意触碰或饮用不明液体。

在工厂和修车店这些地方,要经常给员工做安全培训,让他们更重视安全,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饮用不明液体,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接触防冻液等化学品时,记得戴上手套和口罩,保护好自己。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防冻液误饮的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意识不能放松。平时要多留心,预防潜在的风险。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先小心。

只有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才能有效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企业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个人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筑起安全的屏障,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15 阅读:18195
评论列表
  • 2024-12-04 23:59

    这瓶液体看起来和普通饮料没什么两样,甚至还带着一丝甜味。 <<<>>>难道国家不能强制生产厂家改变颜色和口感吗?

  • 2024-12-04 12:01

    加苦味剂就可以了

  • 你爹 12
    2024-12-05 13:56

    这种乱喝别人饮料的就是活该

  • 2024-12-05 00:29

    酱香的效果更佳

  • 2024-12-04 17:53

    [100]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点赞]🪷

  • 2024-12-04 09:08

    应该加颜色,做成透明干什么?

  • 2024-12-05 15:42

    这篇文章真能编

  • 2024-12-06 02:24

    家里桌上放防冻液?不放地上?

体育大狂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