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土地市场,确实可以用冷淡来形容
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国300城土地成交建面和成交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21%和18%
成交建面再度刷新近十年新低值
而就在我以为今年的土拍是否依然要延续这样的趋势
没想到,居然开始反转了
要知道去年好多土地卖不出好价格,不少城市都得不惜用底价换取城投或本土国企兜底
而今年
截至2月底平均溢价率达到5.2%,重新回到2022年以来均线上方
哪怕具体到土地流拍率上
也可以看到自今年开始也逐渐回落到近一年低位
所以这是为什么
于是我立马去回顾了下近期的土拍数据,没想到还真被我挖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土拍市场
一些你曾经以为的土拍常识,不知不觉全变了
01
各个城市把压箱底的好地都拿出来了
各位,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最近我去不少城市都有这个感受,那就是曾经好多城市“藏着掖着”的好地都舍得拿出来卖了
这不才刚开年,苏州把自家地王都给掏出来了
3月13号苏州首拍,一共就2块地,一个看名字就足够重磅,工业园区地块,够大方了吧
来源:姑苏晚报
直到我看到另一块,好家伙
狮山Z03农干校地块,溢价42.05%成交,最终竞价32轮,成交总价8.28亿元,由绿城拿下
这不仅是狮山地价首次迈入“4”字头,更将苏州地价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地
直接刷新江苏土地成交单价排行榜,成为江苏省全新地王
能以如此高价成交的地块,地段的核心、配套有多好自是不必多说,但更令我在意的是这块地的出让条件:
容积率从原先的1.2降低至1.02,且对户型面积明确要求不低于180㎡
这不活脱脱是“求着”开发商往豪宅产品做么
可以说单从这两块地就足以看出苏州的诚意,而这份诚意也远比我们想象中覆盖的还要更广
那就是新年不少城市的首拍或拟供地清单中
市区地块占比能接近四成之多
打头阵的一线城市
上海3月的首拍一共5块地,也开启了极为少见的未拍先火模式
一个在静安、一个在杨浦,单市中心就占了两个,即使是外环的闵行古美地块
单看这学区位置,就能吸引了12家房企表达参拍意向
而如果我们稍微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你会发现这个变化还不是近期才开始,早在2023年市区的好地块比例就在明显攀升
同样是一线城市的广州
如果说2021年还是增城、南沙这样相对郊区的位置
那么整个2023年基本都集中在中心城区,甚至天河这样的绝对市区成为成交最多的区域
同样在今年第一批拟供地清单中
广州的牌面也全是天河给的,一口气拿出包括金融城在内的4宗地
我们说连一线城市都这么卷了,其他城市不得更加把劲
于是我们看见还有的城市把断供多年区域的地块,也在重新拿出来卖了
以今年开年就爆火的杭州土拍为例
作为杭州市中心的上城区难得大方的一口气在老城区推出2宗宅地
你要是喜欢老城区的市区烟火气,有时隔5年断供推出的新地块,成熟的三里亭
要是追求市区改善
另一宗同样已断供近4年的城东新城安琪儿地块,还是市中心难得的整拆整建区域
这也难怪能经历44轮竞价,最后由滨江房产夺得,溢价率24.44%
而另一头的合肥也不遑多让
那是即使不是市中心,也绝对得是当下最热门的投资板块
虽说今年合肥土拍市区地块仅包河区1块
但作为合肥最火爆发展热土的滨湖区地块,绝对是当下房企们的必争之地
其中2024年开年首拍滨科城01地块,溢价率高达54.16%
直接刷新了合肥新的土地单价和楼面价记录
地王、市中心的地、断供多年的地,再要么就是当地最火最热门的投资地块
可以说如今的城市在卖地这件事上,也算是拿出十足的诚意了
但这依然只是土地市场最显而易见的变化
02
此外,还伴随着好几个隐藏利好
第一个
叫,好地块还能有好价格
就是各位有没有发现,在你刷土地信息的时候,最近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高了:“捡漏”
不仅是对于整个大市场
仅北京、杭州等极少数城市热点地块能保持较高热度,其余大部分城市仍以底价成交为主
尤其是二线城市
截至2月25日平均楼板价同比下降65%,低至2378元/平
仅有西安和苏州两个城市成交建面超过50万平方米,位居第二位的苏州,53万平方米共7宗地,揽金额仅6亿元,均是底价成交
而哪怕是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
以上海黄浦豫园地块、杨浦平凉地块为例,基本都是0溢价成交
这也难怪不少开发商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但是还没完
要知道对于整个地产开发流程来说,最让房企们犯愁的还不是高昂的地价,而是拍下地的余韵还没过呢
一看土地出让条件又冷静下来了
什么要求5%的保障房、住宅限高限容积率,还有各种配套代建,甚至有些综合体项目还会要求办公100%自持
所以第二,还有一种明显的趋势就是
如今土地的捆绑性政策也在减少
最典型的,上海的7090政策
相信各位对这个政策已经不陌生,自2006年推出后,上海楼市就直接进入了小户型时代
虽然中间有过一段时间默认放开,但这十几年下来,上海的小户型产品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而2023年的四批次土地出让
普陀区北新泾产业园区的一幅地块,对于中小套型的配比要求,已经下降到了30%
加上去年上海土地交易中心牵头的那场闭门会议上,有开发商提出了一条建议:优化中小户型比例,提高大户型占比
我想这一点背后的变化,上海的开发商应该最有感受
曾经不少在上海原本定位高端的社区氛围,最终只能做出超大户型以及90平户型两种产品
而如今这些政策都为大户型产品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间
另外更重要的是
以前我们担心有了好地块好产品,因为限价也很难卖出好价格
而现在预售证价格也在悄悄变高
各位有看上海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三批次过会新房项目名单,备案均价10万+楼盘居然有6个之多
而其中滨江凯旋门、中海顺昌玖里以及夏都·幸福268
这三个项目备案均价更是直接冲上了17万/平
而在这样的重重利好之下
03
土拍热度,自然也被撬动起来了
最直接的,体现在参拍房企的数量上
最近我特意看了下杭州的龙年首拍,在挂牌的7宗地都是各区域佼佼者的基础上
大家单看地块背后这一长串的参拍房企数
就知道房企们对杭州的土拍多有兴趣了
整个7宗地块平均竞拍轮次达到31轮,有6宗地块的溢价率都超过15%
杭州不愧为土拍届的扛把子
而除了参拍房企数量,还有一个好信号是,好多民企也出来拿地了
民企包揽了超70%地块的杭州自是不必多说,没想到今年我们的民企之光龙湖也开始按耐不住
先是2月在西安以总价5.5亿元竞得航天基地一宗商住地
紧接着的3月又以网上竞价方式,龙湖下属的公司在佛山斩获一个新地块,这也是时隔四年,龙湖再次出手佛山拿地
包括小众民企们也不甘示弱
今年合肥首拍的包河区地块共吸引了招商、保利、越秀、等12家房企参拍
最终由伟星以总价5.15亿竞得,溢价率31.66%
而整个2022年伟星先后在合肥、宁波等地拿下多个优质地块,全年新增土地20块拿地总投入约243亿元,2023年也长期位于安徽房企拿地名单第一
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民企黑马了
但我更想说的是
这样的利好不仅是只针对房企,更是可以带来整个地产产品力的升级
我们说以前房企卖房主要靠什么,倒挂
但如果你有仔细观察过现在的市场,倒挂的价值正在被越发稀释
以上海为例,过去一年上海楼市热门板块一二手倒挂率开始收窄,曾经倒挂最夸张的板块之一前滩,新盘世纪前滩天御均价约13w/平
但周边次新二手,不乏13-14万/平成交的记录了,前滩都是如此,尚且其他
而失去了倒挂之后的上海新房市场,投机的可能性也变小,客户们也越来越趋于理性
但这时候如果告诉你
有了价格合适的好地块,还能相对自由的发挥,更别提还能实现更高的备案价
于是脱离倒挂优势的房企们,也开始学会真正走向台前拿产品说话
今年整个上海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中产这段的产品力在疯狂地内卷,拼命地内卷
华润川沙600万的房子,连卫生间里都用奢石做的;绿城留香园玩命地堆料疯狂卷公区;万科理想之地也在通过各种商业街区来重塑生活...
这是趋势,也是当下真实正在发生的场景
04
好,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多少能有点感觉,到底什么才是当下土拍市场火热的真正原因
市场的热只是粗略的体感,而背后大量的细枝末节
更优质的土地、更低的价格,还是连出让条件以及预售证价格都在相应调整...
其实都在表明一个态度
本质上是来自土地供给侧的改变
我们说任何一个好的楼市要发展
首要的第一点就是来自于土地端政策端,然后才是开发商跟着市场的节奏,开始慢慢变好,楼市也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源头
不知道最近关注两会的朋友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词:新质生产力
简单来说,也意味着要在生产端要开始做变化,提供更好的产品,才有可能让整个消费进入转型升级的领域
而对于楼市来说,这条生产链上的所有产品、开发、销售,一切的一切追根溯源都是从土地开始
虽然今天我们发现土地市场改变,也都还是点状式的个案
但确实也是非常好的信号,未来来自土地供给侧的变化很可能会越来越多
而当这些点状案例愈发连结累积,当市场进入真正更自由健康的阶段,各家房企都要亮出自己真本事的时候
迎接我们的,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土地端的回归市场
以上为正文,来自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