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315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汽车行业就像被放在放大镜下一般,各方机构针对汽车质量发布的调查报告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这些报告就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这些报告里,有几个问题特别引人深思,其中一个就是“智能”和“质量”之间那微妙的关系。这些调查报告有的把目光聚焦在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上,有的则瞄准了进口车,而发布这些报告的可都是权威机构,其可信度自然是无需置疑的。
就拿某车之家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海外品牌进口篇》来说吧。这份报告就像是一个揭秘者,揭开了2024年海外品牌进口新车质量情况的神秘面纱。报告显示,这一年海外品牌进口新车总体质量表现的PPH数值为125,相较于上一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值还比中国品牌新车的PPH值(158)要好。在这份报告里,雷克萨斯、宝马和奔驰这三个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了质量较好的代表。其中,雷克萨斯和宝马可是连续三年都超过了平均线,就像赛道上稳定的种子选手一样,而奔驰则是依靠轿车成功上榜。
然而,在这看似优秀的海外品牌进口车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太美妙的真相。它们在智能化方面表现得相当落后。你瞧,数据就摆在那里,主要的质量问题或者说让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就是电子设备。像语音识别系统,要么识别率低得可怜,要么就老是误解指令;导航系统呢,也是故障频发,要么干脆就没法工作了。在汽车领域,坊间一直有这么一个共识,像雷克萨斯这样的进口品牌,虽然它的质量那是得到了公认的好评,可是一提到智能化,就只能甘拜下风,被中国车远远甩在后面了。这种智能化方面的落后,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让消费者对进口车的热情似乎也在逐渐消减。你看终端销量数据就知道了,2019年的时候,进口车的市占率能达到5.2%,可到了2024年呢,就只剩下2.7%了,几乎是拦腰斩断,这下降速度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迅猛。
那中国车在这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这可就更有趣了。中国车在智能化方面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可是这个优势现在却成了投诉的“重灾区”。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哦。去年Q4,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发布了一个调查结果,这个结果就像一颗炸弹,一下子就把中国车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炸了出来。结果显示,中国车的产品问题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信息娱乐、驾驶辅助、座椅等方面。再细细研究一下,触摸屏无反应、蓝牙匹配有问题、语音命令系统错乱、流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不断地侵蚀着产品给用户的使用感受。尤其是触摸屏无反应这个问题,就像一个顽固的病毒,随着车辆使用时长的增加,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这个调查机构的负责人还分析出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汽车推出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开发周期和测试周期都被大幅度地缩短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之前就有媒体撰文对中国公司的研发速度赞不绝口,说让西方的汽车制造商都感到吃惊。要知道,传统的车企开发和制造一台车,快的话需要5年,慢的话得7年,可有些中国车从造车到问世最快的时候只要9 - 12个月。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汽车上堆砌了太多的娱乐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但是在设计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这些系统的使用寿命。
这两个调查真的是发人深省啊,不管是进口车还是中国车,在电子设备方面的投诉都是最严重的,只不过存在问题的方向有所不同罢了。进口车更多的是在这个智能化功能上不够聪明,而中国车呢,更多的是这些智能化功能会突然失灵。具体到一些品牌上,哈弗、捷途、MG、五菱、荣威等品牌的可靠性都低于平均值,而且排名还很靠后,几乎都在倒数几名里面。这里面有的品牌在汽车质量投诉网站那可是常客了。比如说车质网就显示,五菱星光S车辆仪表续航以及电量显示故障,自动预警刹车系统失灵这些问题被众多车主投诉。还有东风风行的新车星海S7,也出现了仪表挡位显示错误,车机车门异响和掉电失常等诸多问题。这两个品牌在燃油时代那可是威风凛凛的主儿,可是在向新能源转型之后,就像是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的舞台,质量方面立刻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近两年汽车智能化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这种高速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对汽车质量产生了影响。就拿去年12月来说,中国汽车质量协会调查了14000名新能源车主,调查结果显示车主对于质量的满意度连续两年都在下降。从召回的角度看,2024年新能源车召回了380万辆,同比大涨137%,而且很多新势力车企还巧妙地把召回包装成了OTA。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汽车市场竞争过于疯狂,疯狂降价不说,汽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汽车迭代的速度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前是三年磨一剑,现在是仿佛要一剑磨三遍,新车研发的节奏就像是被赶鸭子上架一样快得吓人。就像长城魏建军数月前提醒的那样:“国外车企有可能在智能化上不如国产车,但是基础质量绝对比我们好。”看完中外这一系列的调查报告,你会发现智能和质量好像是两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体。可技术发展不就是为了制造出更优质的产品吗?质量是需要时间去检验的,在智能化蓬勃发展的背后,长期主义永远都不应该被忽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