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升级推动车载摄像头量质齐升,硬件与测试共驱发展

科技界有大嘴巴 2025-04-23 17:34:59

智驾演进,车载摄像头量质齐升

4月22日,华为在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正式推出乾崑智驾 HUAWEI ADS 4,并发布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为高速 L3 的商用做好了准备。

当前,L3级智能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正在加速迈向商业化。

3月2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工信部将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4月16日,岚图汽车发布了其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该架构首发了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与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智能化技术集群,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推动了整车智能化跃迁。

其中,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搭载了11颗摄像头、3颗补盲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5颗毫米波雷达,能够在100米外精准识别仅15厘米的小目标,AEB刹停速度更是高达160km/h,拓宽了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车企与行业正积极规范智驾宣传,以便使市场进一步明确“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岚图CEO卢放表示:“现在市面上对智驾等级的传播非常模糊,有的说L2.5,有说L2.9的,更过分的还有说睡在车里让车自己开的,这其实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宣传。这些都只是L2级智能辅助驾驶,不能脱手脱眼……包括即将到来的L3阶段,也只能称之为辅助自动驾驶。”卢放指出,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即使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驾驶员依然要处于就绪状态,大家要正确理解。

目前,尊界S800、2025款小鹏X9、全新岚图FREE等多款L3车型即将面市,多家车企已具备L3级技术储备。今年或成为车企竞逐L3级智能驾驶的元年。

随着L3级智能驾驶的加速上车,车载摄像头也迎来了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发展期。

据高盛预测,ADAS/AD(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的升级趋势将推动中国车辆摄像头出货量快速增长,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将在2025年达到1.26亿颗,2030年增至3.43亿颗,年均增长率22%;单车搭载摄像头的数量将从2025年的5颗增至2030年的10颗;8MP(800万像素)及以上摄像头的市占率将从2025年的14%大幅提升至2030年的59%。

应用端与供应链协同,高像素摄像头成主流趋势

从应用端来看,此前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等厂商均已推出搭载8MP前视摄像头的车型。蔚来的AQUILA超感系统集成了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1个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7颗8MP高清摄像头、4颗3MP高感光环视专用摄像头、1个增强主驾感知、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和V2X车路协同,实现融合感知。

今年2月,比亚迪天神之眼C方案搭载了3颗8MP前视摄像头,在将智能驾驶功能普及到更多10万级的车型上的同时,也将高像素车载摄像头的热度推到了新的层面。

从摄像头厂商来看,德赛西威、舜宇智领、联创电子、欧菲光、丘钛科技、海康威视等众多企业均实现了8MP车载摄像头的量产出货,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

蔚来AQUILA 8MP高清摄像头

测试端升级,行业标准提升与测试方案优化并行

长期以来,车载摄像头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不同光照条件,如高动态范围、高亮点光源等,给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带来了巨大考验;广角摄像头的畸变校正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多摄像头协同标定的效率也有待提高。随着车载摄像头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市场对车载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从测试端来看,行业标准正在不断升级。今年3月,全球首个面向ADAS的图像质量性能国际标准IEEE2020-2024正式发布,为车载摄像头的测试提供了更为科学、规范的依据。

在测试厂商方面,研鼎的测试方案严格遵循ISO、IEEE、IEC、GB、OCT等国内外相关标准,其RIQA软件包含了RIQA-Camera、RIQA-CMS、RIQA-ADAS、RIQA-Geometry、RIQA-AVM、RIQA-HUD和RIQA-3D七大模块,支持超过40种图形算法分析,提供视场角计算、色空间转换、图像对比、RAW数据读取等多种功能,并可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有效提升测试效率。

研鼎RIQA-ADAS模块软件界面

如今,车载视觉系统作为自动驾驶的“眼睛”,正变得更加敏锐和可靠。这背后离不开摄像头硬件革新与测试标准升级的双重驱动。展望未来,随着城市NOA功能的普及,摄像头性能与测试标准将持续升级,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0 阅读:5

科技界有大嘴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