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定调“持续巩固”,楼市政策还有后手不?

悠悠地产观 2025-04-28 03:48:03

这是关键时刻的一次重大会议。

因为,全国两会后,国际经贸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那就是,4月2日特朗普政府提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并且,不断升级对华关税,到了极其变态的地步。

毋庸讳言,这当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影响。因此,所有的眼光都在关注4月末的这次重要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中美之间并未就关税问题进行任何形式的磋商或谈判,更无从谈起所谓“协议达成”。

在此前后,商务部、中国驻美大使馆也作出了类似表述。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新华社通稿对此只有一句话,“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美国佬,看我理你吗?

回到正题。

部分专家认为这次会议没有达到舆论预期。持这种观点的人,无非是觉得,会议没有提出具体的重磅政策,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

我们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且不说,有几个新的提法,而且是具体安排,比如,“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这两项都是以前没有过的。

更重要的是,有若干重大表述,对几个重要行业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请看这句话: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两个“新”,都是具体要求。这是对金融主管部门说的。也就是,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应该主要是央行。

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潘行长那时说的是“研究”,中央这次是直接明确要求“创设”。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是直接明确要求“设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政策性银行或具有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商业银行来承担。比如,保交楼专项借款。

据专家分析,在此之外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包括“稳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而促消费的金融支持政策已经很多了。

那么,对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表述吗?有。

在“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段表述里提到: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最明显的变化是,之前的“稳楼市”、“止跌回稳”的表述,变成了“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我们的理解是,此前“稳楼市”、“止跌回稳”的稳,是要求从不稳、下跌向稳定转变;而“持续巩固”,是要求稳定、巩固目前来之不易的态势。

是什么态势?止跌回稳。

有些朋友总是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牢骚。它不是具体项目、具体区域的实时调查数据,而是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与个体的真实感受会有“温差”,但仍然是我们对市场进行整体性分析的参考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3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18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0798亿元,下降2.1%,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都是收窄,说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救市措施,是有效果的。

一二线热点城市更明显。

国家统计局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2%和4.4%。其中,一线城市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6%。

一线城市和40个重点城市,都是正增长,这是什么信号?止跌了,回稳了。

所以中央要求,巩固这种回稳的趋势。

当然,止跌回稳,不是所有项目所有区域都如此,之前我们分析了,一季度北京楼市呈现显著的分化,甚至都不是“二八”,而是“一九”。但领导不可能看那么细,而是看大势看整体。

但有朋友问了,如果回稳的势头不够好,而是有起伏,比如,进入4月,销售又转淡了。怎么办?

中央不可能没注意到这种可能。

我们再看425政治局公报措辞。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有些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们写过,住房不再被另眼看待,而是回归到消费的本义。中办国办3月16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将住房消费列入“大宗消费”范畴。这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的一个重大变化。(见《房地产终于重归“消费” 取消限制措施正当其时》)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要求,“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既然住房消费已重归消费范畴,而中央要求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那么继续保持住房限购就没必要了吧?

看接下来的城市行动了。

有几位朋友反馈说,《房地产值得高看一眼》,没怎么看懂。

这里借学习425政治局会议,再明确表达一下。

应对美国佬变态的对等关税政策,我们的经济要保持5%左右的增长,房地产作为带动系数高的支柱产业必须稳住,必须作出应有的贡献。

宏大叙事之下,在微观层面,房地产还有着资产屏障的支撑作用。

举一个例子。东南沿海有些外向型企业,遭遇百年未见的畸高关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半年后,一批中小企业Unemploymen、closure现象,都是难以避免的。这些企业,不少是用房产作抵押,如果房子继续下跌贬值,对他们就是雪上加霜。从这个角度上说,稳住房地产,也是外向型企业的一种保障。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房地产都必须挺住。

有什么巩固房地产的措施呢?

政治局会议公报说,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就是建“好房子”,政府工作报告讲了,我们也分析了。其他三个方面,李强总理前几天在北京调研时都着重强调了。

退一步说,如果4月甚至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势头不够好,有所下滑,怎么办?

划重点,“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应该会有后手。

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分析,国家层面不排除成立房地产收储专项基金。

路边社前些天的小作文说,新棚改2.0之类,这本是去年924以来就宣布的政策取向,城市更新、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都是这个范畴。国家专项债、特别国债等,相当一部分会投向这些领域。

房地产收储专项基金,则是针对存量房市场,主要是指已建待售的存量商品房。这实际上就接近房地产稳定基金的概念,相当于股市的平稳基金。

你想想,有那么一支国家基金(数额不会小于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基金),专门收购开发商卖不出去的房子,用来做保障性住房和人才房,就给房企托底了,可以防范更多房企沦落爆雷。

这个做法,既为大量城市新市民解决了住房保障,又稳住了房地产市场,还能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稳住、巩固楼市,国家政策储备箱里,是不缺工具的。

日子难是难点,但不要再悲观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