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爷,68岁,目前退休在家,和老伴独自居住,平时儿子工作忙,也就是逢年过节的能回家和老人一起吃饭。
暑假的一天,儿子一家拿着大包小包进了家门,小孙子大声叫着爷爷,听见周大爷正在卫生间大声回应,小孙子一溜烟的跑进卫生间,看见爷爷的尿液中有泡沫,就大声说道:爸爸!你看爷爷尿尿有泡泡!

周大爷一把捂住小孙子的嘴,让他小点声,不要大声喊叫。但其实客厅里的老伴和儿子、儿媳早就听到了。
在周大爷从卫生间出来后,儿子就说:“爸,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咱就去医院查查,岁数大了要多注意身体。”周大爷连忙摆手说没有的事儿,示意儿子不用管,径直回卧室休息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大爷没感觉有其他不舒服,平时该吃吃该喝喝,啥也不影响,就没放在心上,也没去医院就诊,老伴和儿子都快忘了这件事。
半年多以后,周大爷觉得自己晚上睡觉总是起夜,以前能睡一整晚的觉,现在得起来跑个三四次卫生间。而且有的时候感觉两腿发沉,活动多了会有些腿肿,手一按会有一个小坑。

老伴看到周大爷的种种表现,觉得不太对劲,拉着周大爷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周大爷完善了相关的尿常规、B超等检查,告诉周大爷他已经有了严重的肾衰竭,如果来的再晚一点可能就要做透析了。
听了医生的话,周大爷着实被吓到了。医生说,这种慢性肾衰竭早期会出现很多非特异性的症状,包括水肿、尿液形状或颜色发生改变等,周大爷这才联想起自己之前的一些症状表现,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医生还说,如果患者及家属能够及时关注到尿液中的异常之处,并加以重视,尽早就医,很可能就不会造成现在这样严重的肾衰竭了。

肾脏是大家十分熟悉而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器官,担负着身体清除身体废物、毒物以及生成尿液、分泌激素的重要作用。正常的肾脏位于两侧腰部后方,为对称分布的一对蚕豆形状的器官。肾脏如同身体中的过滤器,每时每刻不在过滤着血液,形成尿液,经由输尿管和膀胱、尿道将废物带出体外。
简单来说,肾脏形成尿液分为三步:
第一步,全身的血液经过肾脏时,肾小球能够将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氨基酸、尿素、水等滤过,滤过的物质进入肾小囊中,这时形成的就叫做原尿。

第二步,原尿在盘盘曲曲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受渗透压的影响进行物质交换,大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此处会被重吸收回血液中,而其他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则留在尿液中,此时形成的便是终尿。
第三步便是终尿经过泌尿系统的管道最终排出体外,也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尿液。
正常尿液由于含有尿胆原、尿胆素原及卟啉等成分,在外观上看起来应该是清亮的淡黄色液体。尿液的颜色和性状会受到尿液中成分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在生理状态下,在喝水多时尿液中的水分较多,尿液稀释而颜色较淡,喝水少时尿液浓缩而颜色略深。

正是由于尿液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尿液的颜色和性状能够大致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尤其是肾脏相关情况。当肾脏生病时,尿液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发生异常改变。这就是肾脏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往往提示着体内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
那么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尿液的哪些方面来判断自己的肾脏是不是出现了健康问题呢?
一、尿液这五个表现提示肾好不好
评估尿液是否正常,一般从尿色、尿量、尿性状、排尿情况几个方面入手,这些方面的异常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对疾病的诊断可以起到提示和辅助作用。
1. 尿量异常
通常来讲,一个健康成年人的每日尿量应该在400-2500ml之间,一般约为1500ml,也就是每日排尿约6-8次。多尿是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ml,而少尿是指每日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如果每日尿量小于50-100ml(或者12小时内无尿液)则成为无尿【1】。
如果是持续的尿量减少或是突然出现的无尿,需要大家提高警惕。持续性的尿量减少往往提示着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说明肾脏已经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害。此时应该被滤除的水分没有排出,会造成身体内的水钠潴留,往往会合并有低垂部位或眼睑浮肿的症状。

尿量增多可能提示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出现了问题,在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中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在急性肾衰竭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由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受损,导致应该被重吸收的水分随尿液排出,因此会出现特征性的先少尿后多尿。如果尿量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通常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2. 尿色异常
尿液颜色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科学准确的作出判断,我们分为两类一一进行介绍。
首先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颜色改变。由于正常尿液中97%都是水分【2】,所以饮水量首当其冲会对尿液颜色造成影响,饮水少或者大量运动出汗、水分丢失过多时,尿液颜色偏深,反之则浅,甚至可无色。
其次食物也会对尿液颜色产生影响,如饮酒后尿液可能偏白,一次性食用大量的桔类水果可使尿液呈橙色。再者服用药物也会使尿色改变。如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尿色可呈暗褐色,服用磺胺类药物可使尿液呈红褐色等。

除生理性因素以外,就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颜色改变。最常见的病理性尿色便是红色尿,即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结石、炎症,肾小球肾炎或是泌尿系肿瘤等。如出现血尿,应该仔细观察血在尿液中出现的时间先后,可以协助医生判断出血的来源部位,有利明确诊断。
其次是浓茶色或红茶色尿,这样的尿液在振荡时上层会产生黄色的泡沫,往往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提示胆管受阻,胆汁排泄不畅导致大量的胆红素入血,故而将尿液染成黄色。
再者是白色尿,这一般是由于尿液中含有淋巴液,由于淋巴中有着大量的脂肪微粒,使尿液呈现乳白色,也称为乳糜尿。有时如果发生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或淋病时,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也会使尿液呈现乳白色,称为脓尿。

最后是酱油尿。这种尿液肉眼上看呈黑色,是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尿液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形成血红蛋白尿导致的。往往提示着患者可能发生了急性溶血,常见的原因有血型不合的输血或蚕豆病。
3. 尿中泡沫增多
正常情况下,尿液由于含有大量水分,表面的张力较低,形成气泡较少。当尿液成分改变时,尤其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增多时,液体表面张力增加,便会出现一些泡沫。如果泡沫大小不一,且持续时间较短,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半小时泡沫还未消退,则值得引起关注。
尿中有泡沫不一定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下面这些生理性因素也会出现泡沫尿。比如平时喝水较少,尿液浓缩,可以增加尿中的泡沫;男士的尿液中混有精液时也会发生泡沫尿;再者,一次摄入大量的蛋白质食物或大量饮酒时也会引起一过性的泡沫尿【3】。这些情况出现的泡沫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尿常规检查一般也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病理性的泡沫尿往往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成分。常见于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相关的肾脏病、部分肝胆疾病或溶血性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长期血糖、血压控制不佳【4】,都会使蛋白质或胆红素等物质被异常滤过,增加了尿液表面张力,从而产生细小均匀且不易消退的泡沫。
如果大家确实观察到尿中泡沫增加,可以用一支试管取20ml尿液,充分振荡后观察尿液表面的泡沫形态和消退时间。如果确为可疑病理性蛋白尿,则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完善尿常规检查,进一步查明原因。

4. 尿液异味
尿液的味道是由于氨类物质代谢产生的,当尿液可闻及严重的氨臭味时,说明尿液中的氨成分已经在体内被分解,这种情况通常见于膀胱炎或是尿潴留等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格外小心尿液出现烂苹果味,这往往是血糖过高导致的酮症酸中毒的表现,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于小孩子来说,尿中如果能够闻及鼠尿味,可能提示着孩子患有苯丙酮尿症。这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孩子体内缺少分解苯丙氨酸的酶导致的,需要到专科医院进一步就诊。
5. 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排尿超过2-3次,对于健康的年轻人,这个标准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次。一些生理性因素可以导致夜尿增多,常见的比如睡前大量饮水、习惯喝浓茶或高浓度咖啡以及入睡困难等。

除此之外,病理性的夜尿增多可能是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表现,是由于肾小球的浓缩和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夜间排尿次数的增加。夜尿增多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如果任由其进展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出现尿液异常怎么办?发现尿液存在以上方面的异常后,不必惊慌,因为影响尿液形状的原因有很多。
可以先逐一排除是否存在以上这些生理性因素或是机会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发生一过性的改变。如果确实存在相关的生理性因素,可以解除这些诱因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尿液恢复正常,则说明之前的尿液异常可能没有病理性意义。

如果尿液存在可疑病理性改变,可以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以相对客观全面的反映尿液性状及有形成分的变化。如果确实有蛋白质或红细胞等异常成分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24h尿蛋白定量判断蛋白尿的程度,或者选择尿相差检查,分析红细胞形态以判断肾脏可能的损伤部位。
对于合并有水肿、夜尿增多等早期症状的患者,通过检查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来评估肾功能受损程度。考虑存在肾炎或结石的患者还可以结合超声和泌尿系造影来协助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总结
肾脏是人体生成尿液的重要器官,正常尿液为清亮、微黄似琥珀色的液体,尿液中大部分为水分,小部分为尿胆原、尿胆素原及卟啉等成分。尿液成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尿液的外观和性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尿量、尿色、尿性状和排尿情况几个方面着重观察尿液。尿量主要受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影响,而尿色则取决于尿液成分的改变;最常见的尿性状改变就是泡沫尿和尿中异味。病理性泡沫尿往往提示着尿中出现蛋白质,后者则与多种疾病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夜尿增多也是值得关注的肾脏病早期症状。
出现尿液异常不一定说明肾脏有了毛病,有许多生理性因素也与尿液形状改变息息相关。而且观察到尿液异常也不可怕,一定要正确判断肾脏发出的这些警示信号,及时去医院求助专业人士,早发现、早诊断、早诊断才是对自己的肾脏健康最负责任的选择。
参考文献:[1] 张贵发. 观尿知病[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6):16-17.
[2] 刘召汀. 浅析不同的尿液颜色[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17-518. DOI:10.3969/j.issn.1672-1721.2011.17.027.
[3] 李力. 尿里有泡沫,肾脏出了问题?[J]. 江苏卫生保健,2022(8):23.
[4] 徐璧云. 尿里有泡沫,是肾有问题吗[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