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性别认知观念,3月21日,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团委携手信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在信阳信钢学校成功开展了“12355青春自护教育”专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指导和互动教学,提高青少年对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活动中,心理咨询师刘旭受邀为信钢学校七、八年级的400余名学生带来了精彩的青春期防性骚扰、性侵害安全课程。刘旭老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行为边界,帮助学生明确识别不同形式的侵害行为。他指出,性骚扰通常包括言语挑逗、网络传播不雅信息、不当肢体接触等三大类型,而性侵害则涵盖社交诱骗、职权胁迫、暴力侵犯、持续滋扰等四种主要形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相关案件数据显示,男性未成年人受害比例已达到15.17%,这一数据提醒我们性别侵害不分男女,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
刘旭老师强调,预防的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自我防护体系。他向学生们传授了“三要”防护法则:一是要规避危险场所,警惕单独赴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要敢于对越界行为说“不”,及时阻断侵害苗头,勇敢维护自身权益;三是遇险时要保持取证意识,通过保留聊天记录、衣物痕迹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家长或信任的师长求助,确保自身安全。
明港镇团委负责人表示,本次教育活动是“青春护航”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家校联动等方式,构建“预防+干预+救助”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保护机制。后续,团委将继续深化此类教育活动,为青春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
此外,专家也提醒广大家长,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日常注意观察青少年的情绪波动、身体伤痕等异常信号,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侵害风险。家长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
此次“12355青春自护教育”专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信钢学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推动青少年性别平等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活动能够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的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石洋洋)
编辑:凯升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