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古钱币市场的收藏热度的也是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特别是对宋代钱币的研究方便,也是逐渐受到了更多收藏者的关注。作为中国古代货币中非常重要的载体,宋代钱币在品相,以及铸造工艺及钱监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多的。在我个人的收藏之旅中,对于宋代母钱的一些独特工艺细节也是非常重视的,今天主要是将一些初步的见解与猜测与各位藏友分享,如果大家也有其它的简介,也可以一起分享一下哦。

1: 北宋绍圣元宝小平行书母钱 极美品,估价: RMB 280000,成交价格: RMB 345000
我们可以观察一些母钱的照片,我们可以注意到几枚钱币,都是有几个一样的特征,正面的十二点位置存在未穿透的小孔以及钱背的处理的非常的平整。这些特征是否为宋代母钱所特有,目前来说还是需要更多的史实证据来验证,但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小孔与磨背的现象,在其他历史时期的钱币上是否也偶有出现,这几个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的。

2: 南宋嘉泰通宝折二背春元铁母 极美品,估价: RMB 100,成交价格: RMB 92000
对于小孔与磨背这两个方面,从个人对猜测或许有以下这几个原因,我么叫可以看小孔与磨背,上面是有一些销毁旧币的标记,象征着这些钱币已退出流通领域。在铸造过程中小孔或许作为定位辅助,帮助工匠精确布局钱文与模具,除此之外,或许还隐藏着的使用方法可能还没有发现,这样我们可以作为钱币质量检测的标记。

3: 北宋崇宁通宝折十铁母 GBCA 古-美品 90,估价: RMB 40000,成交价格: RMB 78200
关于母钱上的人为损伤,可能的原因包括工匠的误操作或刻意为之,钱币在流通或保存过程中的自然损耗,以及官方或民间销毁旧币的行为。在已发现的类似损伤母钱中,除了小孔磨背的共同特征,是否还存在其他共通点,如特定的版式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有枚嘉祐元宝母钱目前是没有发现有母钱的,这或许暗示这种损伤与当时的铸造,与流通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 北宋圣宋元宝折三铁母 GBCA 古-美品 82,估价: RMB 30000 - 60000,成交价格: RMB 69000
我们在钱币收藏的过程中,可以多了解一下钱币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钱币的历史背景,比如说钱币的制作工艺方面,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多加重视的,除此之外,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去一些现在的交易市场或者交流会,毕竟古钱币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所以说有些知识是我们需要花时间了解的。

5:北宋大观通宝折三铁母 GBCA 古-美品 90,估价: RMB 38000,成交价格: RMB 63250
如果宋代部分母钱确实存在小孔和磨背的特征,这将为我们解决这些特征,样本的年代归属问题提供新的线索。这些特征或许能成为断代的关键依据,助力我们更精确地判断钱币的年代与类型,以上是我对宋代母钱特殊工艺的一些初步观察,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主要是作为宋代钱币研究的一个参考,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宋代钱币,确实可以帮助到更多收藏者能够有效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