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第四家登陆港股的茶饮企业。
上市首日,蜜雪股价开盘262港元,比发行价202.50港元高开29.38%,市值接近1000亿港元,在国内上市餐饮企业中超越海底捞,仅次于百胜中国。
1 刷新港股纪录的认购金额在上市前的招股阶段,蜜雪冰城就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狂欢。
2月21日,蜜雪集团启动招股,计划全球发售1705.99万股股份,其中1535.39万股股份(可予重新分配)为国际发售股份,170.6万股股份(可予重新分配)为香港发售股份。每股发售价202.50港元,蜜雪冰城预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91亿港元。
随后,资本市场的一场狂欢开始了。在26日招股结束后,根据富途的数据,蜜雪冰城的融资认购倍数达到5324.29倍,认购金额达1.84万亿港元,远超2021年快手上市时创下的1.26万亿港元纪录,成为港股新一代“冻资王”。

△图自餐宝典
作为对比,古茗的认购金额为271亿港元,奈雪的为2200亿港元,由此可见投资者对蜜雪冰城的狂热追捧。
在认购结束后,投资者们依旧热情高涨。2月28日,蜜雪冰城的暗盘一度涨超30%,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2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在已经上市的茶饮企业中,蜜雪冰城的经历是最曲折的。它早在2021年就启动上市辅导,但直到2025年才最终上市,整个过程旷日持久、一波三折。以下是其上市时间线——
2021年9月29日,蜜雪冰城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次日启动上市辅导;
2022年8月30日,广发证券官网披露《关于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显示蜜雪冰城已完成上市辅导工作;
2022年9月22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
2023年1月初,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将对核准制下的主板申报进行了行业限制,限制行业涉及食品、餐饮连锁等,并称正在深交所主板IPO的蜜雪冰城已经撤回材料。1月5日,蜜雪冰城回应道:“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常推进中,暂时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

△图自餐宝典
2023年10月,有报道称蜜雪冰城计划次年在香港进行IPO,筹资约10亿美元,蜜雪对此不予置评;
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2024年7月3日,港交所信息显示,招股书失效;
2025年1月1日,蜜雪冰城更新招股书;
1月7日,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披露《关于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的备案通知书》;
2月14日,港交所网站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市聆讯;
2月21日,蜜雪冰城启动招股,至26日结束;
3月3日,蜜雪冰城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2097。
3 主要业绩表现投资者对蜜雪冰城的疯狂追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的业绩漂亮。根据招股书,蜜雪冰城的主要业绩表现如下:
(1)门店数量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拥有45302家门店(含幸运咖),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其中,中国内地门店已遍布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超过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全国约30000个乡镇中的4900个乡镇,覆盖所有线级城市,有57.2%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具体到“蜜雪冰城”茶饮店,截至同日,在中国有约37000家店,在中国内地以外约4800家。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公司在中国及海外共拥有46479家门店。
(2)营收和利润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公司分别实现了135.8亿元、203.0亿元及186.6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49.6%及21.2%;净利润分别为20.13亿元、31.87亿元以及34.91亿元,同比增长5.3%、58.3%及42.3%。

(3)加盟店业绩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公司的45302家门店中,有45282家是加盟店。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其门店网络分别实现了约228亿元、307亿元、478亿元及449亿元的终端零售额。2024年,蜜雪的门店网络共实现饮品出杯量约90亿杯,并实现约583亿元的终端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9%及21.7%。
由于行业增长放缓以及市场竞争加剧,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的平均单店业绩下滑,平均单店日均终端零售额由2023年前九个月的4416.3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4184.4元,平均单店日均订单量由376.1笔减至367.0笔。

(4)供应链
蜜雪冰城能有出色的业绩,核心是因为供应链强大。它拥有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的采购网络;在国内的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年综合产能达到约165万吨;在中国拥有27个合计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自主运营仓库,在东南亚拥有7个合计面积约6.9万平方米的自主运营仓库,并计划继续在中国及海外的其他地点扩大物流设施。
4 募资用途上市文件披露,蜜雪冰城拟按下列方式和金额使用预计自全球发售获得的所得款项净额(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约66%或21.72亿港元将用于提升端到端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包括;约45%或14.81亿港元将用于中国的产能扩张;约9%或2.96亿港元将用于维持并提升其在中国的物流系统的灵活度和效率;约12%或3.95亿港元将用于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以支持海外业务的扩张。约12%或3.95亿港元将用于品牌和IP的建设和推广,包括:约7%或2.30亿港元将用于持续深耕品牌IP;约5%或1.65亿港元将用于全管道市场推广。约12%或3.95亿港元将用于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约10%或3.29亿港元将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5 蜜雪冰城上市的影响蜜雪冰城成功上市,茶饮行业自此有了4家上市公司,和卤味并列成为上市公司最多的餐饮品类。并且照现在的态势看,茶饮很有可能在今年反超卤味,独占鳌头。
蜜雪冰城上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带动了其他几家上市茶饮企业的股价上涨。2月26日,奈雪的茶股价大涨33.08%,盘中一度涨41.35%,茶百道、古茗分别涨8.96%、6.18%。2月26至28日,奈雪股价累计上涨57.9%。
此前连续三家茶饮企业上市首日破发,茶饮仿佛遭遇了“破发魔咒”。如今到了蜜雪冰城这里有望一扫颓势,让资本市场重新认识茶饮行业。这一方面有利于那些将要上市的茶饮企业,另一方面也为今后想要上市的茶饮企业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另外,从蜜雪冰城的招股书可以看出,它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已经在不同维度主动和国内所有的饮料企业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现制饮品企业掰手腕了。可以说,蜜雪冰城上市的影响已超越单一企业范畴,成为了茶饮行业资本化、全球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
6 新的增长点蜜雪冰城上市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咖啡原本是个机会。不过由于库迪和瑞幸的价格战,幸运咖2017年成立到今天才3300多家店,它的前景取决于价格战何时结束。蜜雪真正的新的增长点,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两个:
一是海外。截至去年9月30日,蜜雪的海外门店约为4800家,跟国内的数量相比差距明显,且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并且蜜雪可能不得不加快速度了,因为有人正在模仿它,比如近期在非洲的肯尼亚就出现了一家高仿的山寨店。
二是雪王。“雪王”是蜜雪冰城的超级IP和终身代言人,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2023年8月推出的动画《雪王驾到》,播放量已超过2.1亿次;一年后的12月,另一部动画《雪王之奇幻沙州》上线,两天后(12月23日),雪王爱动漫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电影制片、电影摄制服务、电视剧制作、电视剧发行、网络文化经营、电影发行等。可以预见,雪王会在动画影视方面越走越远,最终成为“熊出没”那样的IP也不是没可能。

1997年,20岁的张红超在郑州开设了一家名为“寒流刨冰”的小店,用一台自制的刨冰机,开启了在现制饮品领域的创业之路。
1999年,代表着“甜蜜”与“冰爽”的品牌名称“蜜雪冰城”被正式启用。
那个时候,谁能想到它会长成一家规模庞大的上市公司?今时今日,又会有哪些小店能成为日后的上市公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