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治学《周易》,一个很头疼的事,就是分不清哪些东西是孔子时代的原创,哪些是伪作(后人塞进去的,虽然有些伪作也是很有创建的)。不仅《周易》如此,顾颉刚先生开启《古史辨》,讲“大禹是一条虫”,有时候,考证古人,把假的能不能去掉,很值得怀疑,但是“打假”打掉掉真的,实在是难免的事。
《周易》之所以居六经之首,就是道尽了人情世故,很适合老百姓崇尚“人情达练”,老于世故。即便是后人伪作,那也是很高明的智慧闪光——不是随便阿狗阿猫都能把自己的话编进《周易》,汉朝有个“羲和”的官职,皇室宗亲刘向父子把关呢,欧阳修老先生自告奋勇承担辩伪,他得到了“文忠”的谥号,如果你的伪作,通过了古代最杰出的官方认证,比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周易正义》通过了,你达到了“圣人”的高度,这样的伪托,不妨多些也不要紧,经典嘛,就好比硬通货,人民币美元,大家都认可通行。王安石变法倒是皇帝圣旨推行的,版本再真不过,市场不认可,就是打了败仗。
为什么后人会给《周易》加东西?大家都熟悉我们物质不足的票证年代,去供销社称鸡蛋,想秤高高的,余头抹零,就有了对话。
“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按整斤算吧!”
售货员才不吃这一套:“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斗私批修!四两三钱,该多少就是多少!”
这是要办事,怕自己人微言轻,讲话不管用,引用伟人名人。
然而老百姓学伟人,引用伟人,伟人那都是讲国家大事,哪有那么切合鸡毛蒜皮的话让担葱卖蒜的使用?应急场合就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编,反正糊弄过去就行了,谁叫真哪!
后来可就多了,比如和你聊天,为了让你相信,“领导说了”,是很多人的开场白,实在不是领导说的,就是“鲁迅说——”鲁迅先生要是活着,也会视情况而定,谁跟自己的粉丝过不去?
古人也是人,古今道理相通。
孔子写《易传》时,是个倒霉蛋,周游列国十四年,投简历应聘没人搭理,年老体衰跑不动了,对摄政鲁国的季康子没威胁了,季康子想起父亲季桓子临死前的嘱托,让孔子归鲁,不再漂泊。可是孔子要养老,生活有保障,就得让鲁哀公认可,于是乎,孔子采用“你不喜欢我,我使劲夸你老祖宗”的策略,孔子编《易传》,歌颂周公的德行,其实和我们当下生活没什么两样:自己出钱出版书籍,想要回报,就必须媚俗迎合市场,适合大众口味,孔子《易传》和《周易》中的卦辞爻辞,有多少真的,值得怀疑——因为他老先生《易经》是独一份,他的另一部著作《春秋》,就有很多地方和其他人写的历史出入很大,所以胡适先生说:《春秋》只好做一部政治书看,作为历史书很多东西都是不可靠的。意思就是,孔子《易经》里,随心所至,有很多“周公说”,就好比我们现在开玩笑讲“鲁迅先生说”一样的。
为什么古人很高明的道理,不讲自己说,而要伪托是孔子的呢?
这必须联系现实需要。京房精通历法,他要官当的大一些,就必须引起皇帝的关注,同时还要把挡道的其他人挤下去,为了这个目的,他首先把复卦的“七日来复”推广到六十四卦全部,发明了辟卦生成原理,自然界风雨雷电都是可以用孔子的《周易》推算的,比如他提前预知了天灾(天气预报),别人没这个能力,就由他发挥,把天灾和施政挂钩,任何天灾都联系到人祸,皇帝吓坏了,不断提拔他,最终让他“考功课吏”。
刘向父子更是把伪托古人发挥到极致。王莽要施展政治抱负,首先要清除宗室权贵,因为疏不间亲,这怎么办呢?最好还是“孔子说,王莽是好人”此类的话管用,于是,刘歆开始“创作”,一般认为《左传》就是这样出现的,先打好历史基础,然后就是垄断解释《周易》的话语权,所有的“纬书”就是这样形成的,甚至在《易经》纬书中,直接出现了王莽和刘歆等十一个人的名字,反正,国家文献归刘向父子管,那年代没有纸,一般人看不到书,普及书籍,还是东汉熹平年间的事,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周易,皇帝把经文刻在石碑上让大家传抄——熹平石经。
王莽正是凭着《金匮书》篡位的,刘歆后来胃口太大,在纬书里要得官职越来越高,王莽把他用完了,找个人吓死了刘歆。
今天我们拿到的 《周易》,经过了二十几代,虽然不知道孔子当时的原版,但是现在的通行本肯定超过了孔子的智慧,知识的积累,就好比农民摞柴火,苫蔽成丘,“集薪,后来者居上”,没有人越来越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