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刚上初中的郑智化放学后跑回家,对父亲说:“老师教的我都会了,我以后再也不去上学了。”
父亲听闻,立刻愤怒地问道:“那你想不想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听到父亲这样问,叛逆的郑智化不说话了。
郑智化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又乖乖去上学了。
为什么父亲一句话,就能让叛逆的郑智化听话呢?
这还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1 名字的独特由来1961年,郑智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家里来过一个化缘的老和尚。
随口对父母说,这孩子与佛有缘。
父母听了非常高兴,决定给还没出生的孩子取名“智化”。
在郑智化出生之前,他还有一个哥哥,可惜不到三岁就因病去世了。
因此,对于郑智化,父母非常宠爱。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3岁之前的郑智化,过得非常幸福。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发生在3岁那年。
3岁时,郑智化发了一场高烧。
发烧很常见,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父母一直以为这是普通的发烧,并没有往心里去。
可是,连续看了几个医生都不见好转,父母这才着急了。
终于决定带他去正规的大医院看看。
医生诊断后,得出的结论是:郑智化很有可能是小儿麻痹症。
这个消息对父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现在唯一的独苗又有可能终生瘫痪。
父母不信邪,带着他四处求医。
但因为家里贫困,父母只能带他去看那些号称有“祖传偏方”的医生。
结果就是,他喝的药越来越苦,腿上的情况却一点也没有好转。
7岁时,父母带他做了一场矫正手术,这场手术给他腿上留下了16处伤疤。
这个年纪他已经能隐隐约约感受到,他和周围的小朋友不太一样。
周围的小伙伴也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孤独又敏感的情况下,他喜欢上了画画,经常趴在床上,一画就是一整天。
因为身体的原因,郑智化比其他人入学时间更晚。
当小伙伴们都去上学时,剩他一个人在家,就更喜欢画画了。
成名后的郑智化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要给自己喜欢的东西排个序。
画画第一,唱歌第二,书法第三。
郑智化书法
不过,虽然不能去上学,但邻居家的姐姐每天放学回来都会教他读书写字。
去医院的时候,同病房的病人是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非常喜欢他,经常教他做数学题。
郑智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的知识。
等到他年龄再大一点,父母就觉得不能让他一直待在家里。
因为父母希望他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于是把他送进了学校。
刚上学的郑智化一看,课本上的知识都是自己学过的。
回到家他就跟父亲说,老师现在教的东西自己早就学会了,不必再浪费那个钱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以为我是让你去学知识的吗?我要让你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郑智化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什么也没说,第二天照常去上学。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自己早已学会的知识,而是其他同学的欺凌。
同学见他拄着拐杖来上学,会故意踢掉他的拐杖,看他摔倒,然后哈哈大笑。
郑智化从来不哭,也不求饶。
摔倒一次他就爬起来一次。
身体残障本就没几个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再加上他性格孤僻,就更没有人和他说话了。
他只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书法,绘画,诗歌,作文,朗诵,音乐,只要班级里举办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并且每次都名列前茅。
除了学习带给他的快乐外,一直有个叫兆明的朋友陪着他。
可惜,这位朋友不久之后,因为意外而离开了人世。
郑智化写过一首歌叫做《朋友天堂好吗》,就是为了纪念兆明。
按照父亲的设想,郑智化将来应该去学医,以后说不定还能把自己治好。
但中学的经历让郑智化下定决心,只做能留下作品的工作。
这样,以后人们提到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双腿。
叛逆的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
2 命运的转机来晚了在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时,郑智化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他经常给报纸和杂志写文章,文风幽默又犀利。
吸引了不少读者。
许多读者会给他写信,交流想法,慢慢地,一个女孩吸引了他的注意。
女孩欣赏他的才华,他觉得女孩懂他,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
女孩不在意他的残疾,认为有才华的男人才是最有魅力的。
但女孩的家里人可不这么想。
女孩的家里人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认为郑智化身体残疾,家境也一般,根本无法照顾女友。
刚开始,女孩还和他一起反抗家里人。
但在家里人的逼迫下,女孩累了,提出了分手。
失恋后的郑智化一蹶不振,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残疾才导致两人分开。
在校园里受欺负都无所谓的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残疾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他几度想自我了结,甚至连续写了11首分手诗来作为遗书。
但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想明白了,跟人生中的其他痛苦比起来,失恋又算得了什么呢?
重新振作以后,也到了毕业的时间。
他选择了一家土木工程公司。
原以为在土木工程公司能实现自己留下作品的愿望。
没想到,工作无聊至极,每天都是机械化地重复着。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郑智化实在受不了了,毅然选择辞职。
辞职之后,他找到一份新工作,是去广告公司当撰稿人。
对于郑智化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也正是因为陌生,所以才更有挑战性。
刚开始,他对新工作充满激情,每天都加班恶补专业知识,累了就睡在公司地板上。
他写的广告语总是无一例外地被甲方退回来。
这让郑智化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干这行?
直到有一天,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两个手里捧着奶茶的小孩在唱自己为波尔茶撰写的宣传词。
在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之后,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成了广告行业的翘楚。
不久之后,他受邀为开心洗发精撰写广告歌。
那时,郑智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即将因为这首歌而改变。
公司刚刚接到这个活时,想找专业的音乐人来写广告歌。
但改了好几版甲方都不满意。
郑智化听说后,找到老板,说这种东西自己也能写。
老板不信。
郑智化觉得老板不相信自己的才华,但他的性格就是,别人越不相信他就偏偏要做成。
回去之后,郑智化埋头苦想,他不懂任何乐理知识,甚至连五线谱也看不懂。
硬生生靠着哼唱,创作出了《开心女孩》。
这版广告歌终于得到了甲方的认可。
那段时间,大街小巷放的都是这首《开心女孩》,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哼唱两句。
传唱度如此之高,这首歌当然也传到了唱片行老板的耳朵里。
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老板 敏锐察觉到这首歌的作者一定是个音乐天才。
尤其在听说了作者是在不懂任何乐理知识的情况下写的这首歌后,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
他当机立断,请郑智化去自己的公司写歌做唱片。
最初,郑智化拒绝了。
第一个原因是,他刚刚在广告行业出人头地,并且觉得给不同的品牌写广告很有挑战性,他喜欢这种生活。
第二个则是因为,当时的郑智化一直觉得歌手和演员是不入流的行业,根本无法和广告从业人员相提并论。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郑智化最后还是做了歌手。
让他思想转变的原因是,有一位同事听说唱片行老板找他写歌。
专门跑到他面前嘲笑,还说,唱片行老板找他写歌,那这个唱片行肯定要倒闭。
一下子激怒了郑智化,别人越说他不行,他越要证明给别人看。
他跟这个同事这样说自己看不懂五线谱,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也一定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
动静闹得很大,其他同事也纷纷跑过来凑热闹。
刚开始取笑他的那位同事没想到郑智化会这么认真,只能硬着头皮跟他打赌。
就这样,郑智化又从广告业跨界到了歌唱行业。
唱片行的老板没有看走眼,郑智化确实是个音乐天才。
他的首张专辑《老幺的故事》一经发布就火了,在百佳唱片中排名第98位。
这张专辑也奠定了郑智化的音乐风格:浓浓的人文关怀,悲天悯人的内核。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共获得16枚奥运金牌,这是划时代的历史大事。
央视决定举办庆祝晚会,郑智化也被邀请参加。
主办方为他选择好了曲目,但郑智化拒绝了,他坚持要唱《水手》。
当拄着双拐的郑智化在台上唱出: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时,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观众都眼含热泪,注视着这颗歌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奥运精神和郑智化的人生巧妙又完美地融合了,郑智化成为人们口中的“励志歌手”,一时间风头无两。
他趁热打铁,又推出了《星星点灯》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就在人们以为郑智化会成为歌坛新一代统治者时,他却在巅峰时期隐退。
这一年,他才40岁。
1999年,郑智化和张钰雅举办婚礼,结婚后郑智化退出歌坛。
早在郑智化还是广告撰稿人时,就与妻子张钰雅相识了。
当时,张钰雅还是位设计师。
后来,郑智化决定独闯歌坛,张钰雅也辞去本职工作,替他打理一切事务。
郑智化越来越红,张钰雅要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而且因为他是公众人物,两人也无法像普通情侣那样,手牵手走在大街上。
种种原因让郑智化觉得愧对女友,因此在结婚之后,他立刻宣布退出歌坛。
即使他当时正处在巅峰时期。
结婚之后,两人生了一个女儿。
为了给女儿最好的教育,郑智化和妻子带着女儿去美国学习IT,归国后开了一家IT公司,顺利从歌手转行成为CEO。
退出歌坛的郑智化很少向女儿提及自己曾经的辉煌,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儿甚至都不知道父亲曾经是歌手。
还是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起才知道的。
听到女儿问自己是不是歌手时,郑智化没有否定,大方承认了。
女儿则说:“爸爸,我想听你在舞台上唱歌。”
2005年,郑智化暂时复出,大家都知道,他是为了女儿才复出的。
但是,歌坛新人辈出,当时正是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等歌手崛起的时代。
郑智化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他发布了几首新歌,很快又再次隐退。
后来智化在北京举办了告别演唱会,弥补了当年一走了之的遗憾。
跟以前一样,言辞犀利,看不惯的事情会直接嘲讽。
前一阵子大S再婚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在他的评论区留言,说“你们艺人结婚就是容易”。
郑智化反驳道:“什么叫做你们艺人结婚好容易,首先我不是艺人,我是靠自己创作演唱的音乐人,请尊重一下,我靠真材实料过活。”
虽然很多人说他小题大做,但也反映了他对自己音乐的热爱,不允许任何人调侃。
如今的郑智化,比之前柔和了很多。
这可能就是妻子和女儿的陪伴,让他治愈了自己的童年。
没事的时候,他就写写字,画幅画,陪女儿写作业,陪妻子做家务。
他的毛笔字让歌迷直呼意想不到,纷纷称他为“扫地僧”。
结婚之前的郑智化,用他自己的歌来形容就是:“擦干泪不要怕,这点痛算什么”。
结婚之后的郑智化,可以用他的另外一首歌来形容:“满天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
天才歌手,正直,善良,正能量,我崇拜偶像,这才是天王级别的,那个吼吼哦哈的怎么就成了天王巨星了?
郑智化是一位不可多得人才,虽然身体残疾可一点都不比正常人差,其中付出多少努力和艰辛我们常人无法想象,他是我欣赏的歌手,喜欢听他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