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二帝为什么能长寿?只因祖孙俩都戒去了多数帝王的通病

历史系小狼 2025-04-26 15:48:22

在清朝的那么多皇帝里头,康熙和乾隆算是活得最久的了。

有资料显示,清朝那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大概就在30到50年左右,不过康熙皇帝却活了69岁,乾隆皇帝更是活到了87岁高龄。

就算是在封建时代那些地位高高在上的其他皇上,他们就算有着顶级的医疗待遇,也不一定能够活得长久。

大家常琢磨,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上咋就这么长寿呢?其实啊,他们爷孙俩有个习惯,坚决不沾一样东西,而这东西正好是古代好多皇帝都爱犯的毛病。

那么,这个到底是个啥爱好呢?

看的时候要注意,有些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得自己分辨清楚。

史上执政最久的君王,得说说康熙大帝。

在清朝那会儿,康熙皇帝可是最厉害、坐皇位时间最长的那位。

清朝呢,是我国封建社会时候的最后一个大王朝,它管了中国整整276年。不过,清朝可不是从它打进关里、一统天下那会儿就牛气冲天的,它是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才开始慢慢变得强大起来的。

清朝打进关内后的头一任皇上,是顺治帝。不过这位皇上没啥特别亮眼的成绩,而且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说到清朝那时候,他们其实还没把皇位坐热乎呢。局势乱得很,有段时间差点儿就被人赶回关外了。

康熙皇帝,顺治帝的儿子,一坐上皇位,就碰上了不少乱子。但这位皇上年轻有为,有股子英气。多亏了他奶奶孝庄太后在一旁帮忙,祖孙俩一块儿动手,改掉了不少坏规矩,还摆平了好几场大闹天的叛乱。

很多人都知道那个为了美女大发雷霆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就是吴三桂。他投降清朝后,被封了王,手握几十万大军,但吴三桂心里可不只想着这些。

吴三桂为了心爱的女人发大火的事,想必不少人都知晓。这位大发雷霆的主角,就是吴三桂。他归顺清朝后,被封了王,手握重兵好几十万,但吴三桂心里头明显觉得这些还不够。

说白了,吴三桂就是想满足自己的私心,他发动的叛乱让清朝受到了重创,康熙帝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总算是把他给平息了。

那会儿,吴三桂的大军直接朝着北京城冲了过来,要不是当时拼了老命地平定叛乱,清朝可能就差点儿玩完了,直接走到头了。

康熙小皇帝,年轻时就机智地制服了鳌拜,他当政后,面对吴三桂的军队,没有丝毫惧怕。他领导有术,把吴三桂挑头的那场三藩之乱,给稳稳地平息了。

这事儿让康熙皇帝在全国老百姓心里的威望更高了,而且还帮清政府干掉了三个大麻烦。

三藩只要还在那儿多待一天,对清政府来说就像颗大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康熙皇帝坐上龙椅的第19个年头,他不仅要解决三藩这个大麻烦,还下令大军去把台湾给收了回来。

康熙帝有个挺厉害的地方,就是他用人有一套。那时候,朝廷里好多大臣都反对用汉人,可康熙皇帝不这么想。他觉得,清朝都已经进了关,那满人和汉人就应该是一家子,别分什么你我。

经过重重困难,台湾终于被清朝军队拿了下来。康熙皇帝为了提振经济,直接放话让沿海一带的百姓可以出海去经商,这对沿海地区的未来可是个大好事,发展势头一下子就起来了。

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曾多次亲自带兵出征,而且打的都是场面很大的仗。可以说,他在当皇帝那会儿打的这些战争,给后来他的儿子雍正皇帝开创太平盛世,打下了牢靠的根基。

不过,康熙王朝到了晚年,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康熙帝晚年想推行古代那种仁政,但看起来,他施仁的对象好像弄错了。

有些贪官按照清朝的规矩,本该被砍头,不过因为康熙皇帝心慈手软,这些人最后都逃脱了严惩,没被处死。

这严重加剧了贪污腐败的现象,就连掌管国家财政的户部,也无法准确地向康熙帝报告具体的银两数目和各州县粮食的储存情况。

康熙晚年,官场风气很糟糕,不光是腐败问题严重,吏治也特别混乱。有些高官一旦爬到了高位,就开始明目张胆地贩卖官职。

那些花钱买了官位的人,心里总盘算着怎样通过贪污把本钱捞回来,这样一来,老百姓的日子可就苦不堪言了。但康熙皇帝呢,对这些事儿竟然不太清楚。

康熙皇帝到了晚年,不怎么出宫走动了,大臣们也都挑些好消息呈报给他。因此,他一直觉得,自己晚年时的康熙王朝,依旧是个安稳繁荣的好时候。

康熙皇帝到了晚年,不光朝廷里官员腐败是个大问题,那场争抢皇位的大乱子,也就是夺嫡之乱,也让他感到非常疲惫和无奈。

康熙对于选谁当继承人一直拿不定主意,而且之前定好的太子还被废了两次。这样一来,其他的皇子们就都盯着皇位,个个心里有想法。

康熙帝坐了61年江山,从秦朝算起,他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位。

康熙皇帝八岁就当上了皇上,一直坐到69岁才离世,这统治时间真是让人惊叹。

他当皇帝那会儿,整天忙得团团转,处理国家大事,但也没落下身体锻炼。毕竟,满族人老祖宗都是骑马打天下的,满清皇家的规矩就是要皇上既能文又能武,啥都得行。

康熙大帝也是个能人,根据历史记载,他到了老年时候,力气还大得很,能拉开超重的弓。一到打猎的时候,那更是无人能敌,啥野兽都不在话下。

他身体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因为他一直坚持锻炼。到了晚年,康熙皇帝的身体依然十分硬朗。大家都说,要想活得好,运动不能少,康熙皇帝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聊聊康熙为啥能长寿,其实跟他日常的吃喝习惯关系紧密。康熙能活得长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平时的饮食习惯。

根据历史记载,康熙皇帝每天就吃两餐,而且他还不爱那些高级的山珍海味,吃的都是家常便饭。不过呢,他在吃的方面也挺讲究,会注意各种食物的营养搭配。

另外,康熙对烟酒、槟榔这些玩意儿也没啥兴趣,他觉得它们对身体不好。像康熙这样自我管束得这么好的皇帝,在历史上好像还真不多见。

摄影达人乾隆乾隆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狂魔。这里的“摄影”当然不是指现代的拍照技术,而是说他特别喜欢让人给自己画像、画画像。只要有机会,乾隆就要让人给他画上一幅。不管是出巡、打猎,还是处理朝政、欣赏美景,他总不忘吩咐画师:“来来来,给我画一幅。”画师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得随时待命,准备为乾隆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乾隆不仅自己喜欢被画,还特别在意画得像不像。每次画完,他都会仔细端详,看看哪里画得不够传神,哪里需要改进。要是觉得不满意,他还会让画师重新画,直到画得让他满意为止。而且,乾隆还特别喜欢把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别人看。他会把画作挂在宫殿里,让大臣们、妃嫔们欣赏,还会得意地说:“看看,朕是不是画得很像?”大家当然都得夸他画得好,说他英俊潇洒、气度不凡。就这样,乾隆在“摄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留下了无数幅精美的画像。这些画像不仅记录了他的生活点滴,也见证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乾隆皇上照着祖父康熙皇上的样子做,他一当上皇帝,就马上把老爸雍正皇上定的好多规矩都给撤了,改用祖父康熙皇上那时候的国家政策。

刚坐上皇位那会儿,乾隆皇上就立下个誓言,他说自己当皇帝的时间,肯定不会比他的祖父康熙皇上还要久。

好多人不明白乾隆皇帝为啥会那么讲,其实这可能就是他对爷爷的一种敬重和仰慕。

在中国古代皇帝里,乾隆爷坐龙椅的时间超长,排在第二位,就差那么一点点,没赶上他爷爷康熙帝。

要不是因为年轻时立下的大志,乾隆皇上可能还会继续坐更久的皇位。他刚当上皇帝那会儿,清朝真是国家昌盛、百姓安乐,就算有些大的问题,也都被他老爸雍正皇上给解决干净了。

乾隆皇帝小时候就特别受他爷爷康熙皇帝的喜爱,康熙皇帝教给他的治国方法,他当上皇帝后都用上了。

他很看重农业发展,觉得那时候中国的人口真的太少了。因此,他觉得得赶紧多开些荒地出来,只有粮食充足了,人口才能涨上去,国家才能安定,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边疆那块地方真是荒凉得很,乾隆皇上琢磨着得把它给搞起来,这对咱国家往后的发展可有大好处。

实际情况就是那样。尽管有些老百姓被迁到边疆时心里不太乐意,但在那个年代,乾隆皇上出的主意还算挺好,那些搬到边疆的老百姓都能分到自家的田地。

除了种地,那时候还特别看重做生意。乾隆时期的清朝,一边搞农业,一边推动商业,双重努力下,人口嗖嗖往上涨,经济也是一片大好,特别繁荣。

乾隆皇上坐上龙椅没几年,康乾盛世就达到了最顶峰。

说实话,乾隆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并非全靠他自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老爸雍正皇帝,还有爷爷康熙皇帝,是他们两代人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皇上是位特别爱找乐子的君王,他好几次跑到江南那边,花了好多好多钱。他追求享乐,那可真是一点儿不含糊,做到了顶尖儿。

另外,乾隆皇上对吟诗绘画也情有独钟,听说他这辈子写的诗加起来超过了42000首。你去故宫瞅瞅,好多名画上都盖着不少印章,其中一部分就是乾隆皇上亲手盖上的。

碰到中意的名画,乾隆皇帝总爱往上盖各式各样的印章。说实话,有的名画就是因为被乾隆皇帝盖了一堆印章,结果给整得没那么好看了。

乾隆爷当皇上那会儿,没打过啥大仗,有人就说他是个有福气的皇上,其实还真是这么回事。

乾隆皇帝继承了康熙和雍正两位先祖的努力,把他们的成就进一步发扬光大。

乾隆的老爸雍正皇上是个特别节省的人,但乾隆自己却是个爱讲排场的主儿。他单单是到江南玩一趟,花的银子就多得数不清。

到了晚年,这位皇帝跟他的祖父挺像,搞出了不少糟糕的政策。那时候,他自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完美君主。

他这个人爱炫耀成就,总觉得清朝已经牛到不行了。就算外国的大使跑过来,想跟咱们做点生意、提点建议,乾隆皇上也是压根儿不理睬。

他觉得清朝就是老大,没必要跟那些小国家掺和在一起合作。

要是搁现在,乾隆皇帝肯定是个爱拍照的主儿。他每年都会叫上宫里的画家,给自己画上好多幅画,之后就把这些画挂在宫殿里展示。

里面有一幅他身穿军装的大幅画像,还有一幕他在书房里挥毫泼墨的情景。

很多人觉得乾隆皇帝之所以能活得长久,主要是因为他一辈子都过得挺舒坦。毕竟,身为皇帝,手握大权,每天还能尽情享受各种奢华,换成谁都会乐不思蜀。

乾隆皇上不光懂得享乐,身手也相当了得,他和他的祖父康熙皇上一样,特别热衷打猎这事儿。

说实话,乾隆爷那所谓的十全武功,其实大多是拼凑起来的。到了嘉庆三年那会儿,乾隆爷的儿子嘉庆帝都已经坐了三年龙椅了,可乾隆爷还是紧紧抓着大权不放。

乾隆老爷子掌权一辈子,哪能说放手就放手呢。那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八大功绩,就是说他做皇帝那会儿,办了八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他还想再凑一个,凑个整数。

那时候正好碰上农民造反,乾隆皇帝一听说叛乱被摆平了,心里头那个乐呵啊,别提多高兴了。接着,他就自称是十全十美的老人了。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心里头估摸着会琢磨自己年轻时立下的那些大志,说真的,他坐上皇位后,对那权力的宝座还是抓得紧紧的,舍不得放手。

皇帝老儿们的老毛病

古代皇上吃的用的都是顶呱呱的,因此好多皇上都养成了大吃大喝的毛病。

当皇上那可真是随心所欲,喜欢享福的皇上在宫里头啥都不用操心。瞧瞧那些过往的朝代,不少皇上都有个爱好,那就是炼丹,这好像成了他们的一个老毛病。

到了老年,他们一门心思想要活得更长久,因此就请术士进宫,让他们炼制各式各样的金银仙丹。就连那个一统六国、英明神武的秦始皇,也没能摆脱这个诱惑。这事儿给后来的皇帝们做了个挺糟糕的榜样。

汉武帝这人挺有本事,是个有雄心的皇帝,不过到了老年,他也开始相信那些仙丹妙药了。

唐朝有不少皇上是因为吃了丹药丢了性命,就连那个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因为吃了太多求长生的丹药,结果中毒死了。

说起来各个朝代,唐朝的皇上因为吃仙丹而死的人数最多。到了明朝,提到炼丹的皇上,那嘉靖肯定是头一号,他去世的时候,还给自己弄了个道教的封号呢。

不过康熙和乾隆两位皇上并不热衷于炼丹,反倒是雍正皇上喜欢炼丹。正因为这样,他还没到七十岁,就因为吃了太多丹药而过早离世了。

古时候,那些炼丹的方士用的水银,其实毒性超大,一点点在身体里攒多了,伤害可不小。康熙和乾隆两位皇上,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炼丹那一套全是瞎扯,因此,他俩也没太上心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

挺让人唏嘘的是,那些古代皇帝里,好多因为一心想着炼丹求长生,结果都没活多久。可反观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上,人家不追求那长生不老,反倒成了活得最长的两位帝王。

说白了,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上,他们在位的时间最长,而且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

这是因为他们很看重保养身体,而且改掉了很多皇帝都喜欢的炼丹这个老毛病。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