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往事:八十年代三个带“省”字号的大厂,你还记得吗?

桐城一派 2025-03-15 14:19:04

文/桐城一派

浙江调速电机厂四层楼集体宿舍(徐建荣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能进国营工厂,或者供销社,绝对是吃香的事情,倘若是夫妻同在一爿厂里,双职工,那就更香了。

工资不菲,还有加班费拿,逢年过节还发长发短,更有用不完的劳保用品。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家里的纱手套、毛巾、洗发精、沐浴露、牙膏牙刷等,堆山堆海,快赶上小卖部了。

尤其是毛巾,用不完,根本用不完。勤劳聪明的主妇就把多余的毛巾一块块拼接起来,夏天当毛巾被盖在身上,不要太惬意。

机关事业单位,比如工商税务,清水衙门,不仅干的活得罪人,劳保也不发,抠搜的很,让人嫌弃。

那个时候,桐乡西南边的崇福镇,凭借着老底子崇德县底蕴,大厂林立,工业发达,辉煌一时。桐乡化肥厂,全国小化肥行业的标兵;崇德丝厂,丝厂的祖师爷,诞生于1935年。其它还有崇德农药厂、崇德皮毛厂、金属丝网厂等规上企业。

桐乡化肥厂厂区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崇福镇,占桐乡工业半壁江山。不服来辩。

再看这边县城梧桐镇,就小巫见大巫了,拿得出手的,也就桐乡调速电机厂、桐乡煤矿机械厂、梧桐丝厂等寥寥几家国营企业。直到先锋机械厂从山沟沟里搬到桐乡,调速电机厂挂上“省字头”招牌,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兴起,县城的工业才有资本跟老崇德县扳扳手腕。

进国营厂也有讲究,如果能进带“省字头”的大厂,肯定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我有个初中同学,当时在桐乡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材料仓库发货,开同学会时,这厮逢人便说,我在“浙江恒联皮革有限公司”工作,说到浙江两字,咬音不要太重,唯恐别人疏忽。

八十年代,带“省字头”的企业,扳扳指节头整个桐乡也就三家,全在梧桐镇,浙江调速电机厂,浙江先锋机械厂和浙江恒联皮革有限公司。后来在改制浪潮下,浙江调速电机厂,浙江恒联皮革有限公司,已不复存在。

从淳安山沟沟里搬出来的浙江先锋机械厂,1989年10月整体搬迁至梧桐镇,厂址位于石门公路口。工人连同家属,都安置在振兴中路南侧的先锋新村,“碗大桐乡城”凭空多了3000多人马,据说当时物价都为之上涨了不少。

先锋机械厂可是大名鼎鼎的军工企业,直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原址位于淳安县汾口镇林深源村,军工代号“5316”,故也称国营第五三一六厂,因始建于1970年3月,当地人则称之为703。2011年4月,该厂改制为非公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注册为浙江先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以前造枪造炮造弹药的兵工厂,从此不看兵法,研究起民用产品来,“先锋”牌电动伸缩门成为本地畅销货。

如今,国字号遍地走,省字号不吃香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在省字号即便做个普通工人,也是脸上有光,要是谋得一官半职,当个车间主任啥的,那绝对是祖坟冒烟了。如今进企业打工拧螺丝,会被称作“屌丝”,被人看不起。

0 阅读:11

桐城一派

简介:一本正经的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