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有“强汉盛唐”之称,这是因为在汉朝时期汉武帝凭借“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两人北击匈奴,南征南越,基本奠定了汉人王朝的疆域,打的匈奴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强汉”名副其实。
而“盛唐”更是繁荣无比,经历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唐朝一跃成为封建王朝的顶峰。尤其是唐朝的诗词歌赋,更是成为了盛唐的代名词。
而一谈到盛唐诗词,一定离不开被誉为“诗仙”李白。
李白在盛唐诗词上的卓著成就有目共睹,历史评价他为有唐一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有诗赞颂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将李白在诗词方面的才华天赋以及性格方面的狂浪不羁刻画的淋漓尽致。
唐朝在唐玄宗时期,诗词歌赋出色的天下才子一般都会在政治上大发光彩,按理说李白作为文采出众的诗词之大成者,理应在政坛上混的风生水起,
但事实并非如此,李白不仅一生仕途坎坷,最终甚至还落得一个被流放的下场,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
少年奇才,仗剑远游入长安李白年少高才,却不屑于参加科举。在自己都没有生活保障的时候,还散尽千金接济那些落魄的书生才子,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言。
李白的出生也与常人不同,古人云:奇人出生,天必有异相。
李白出生的时候,李白的母亲梦见天上的长庚星钻入怀中,长庚星就是传说中的太白金星,因此他生出来之后就被父母起名叫李白,字太白亦是取自太白金星,这样的异象似乎就昭示着李白日后的不平凡。
青年时期的李白可谓是意气风发,心中常有行侠仗义之气,因此李白从小就带有着飒爽豁达的武侠气质以及异于常人的性格。
殊不知这样的气质和性格并不是他青年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伴随了他整整一生。
李白十五岁的时候就在诗词作赋方面崭露头角,他的《明堂赋》将他青年时期的政治主张以及雄心万丈的伟大抱负展露无遗,《明堂赋》也作为他的杰出之作开始了他不平凡人生的序章。
四川蜀中之地都被少年李白游历过,李白也在游历之后写下了《登峨眉山》、《剑门赋》等气势巍峨的诗赋,凭借简短精炼而又意气风发的诗词就将自己的所有感受尽皆描绘出来。
短短几年李白就将蜀中之地全部游历完,因此李白做出“仗剑远游,辞别故亲”的决定,出了川蜀之地,怀抱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前往了自己所向往的无限辽阔的天地,也正是在外面那片天地的经历,昭示着他无忧无虑少年郎时代的落幕。
想必他亦没有想到,此次与川蜀一别,究其一生都没有归期。
出了川蜀之地后,李白一路沿平羌顺流而下到达渝州,此时的他正如他诗中所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尽管怀揣着理想抱负,但是远在异国他乡的李白也不免的会思念自己生活十多年的川蜀家乡,因此再次作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
等李白到达荆门之后,又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壮句,令他再次坚定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走向了更为壮丽的山河。
与所有诗人一样,李白也想要去往长安进入仕途,以此来表示“我辈岂是蓬蒿人”,还能实现自己怀揣多年的理想抱负。
但他第一次进入长安之后却落得一个与市井小厮混在一起的下场因此败兴而出长安,再次游历祖国的大好山河,这一段旅程中李白又写下了《长相思》、《蜀道难》以及《行路难》等千古名作。
后来在玉真公主与贺知章的举荐之下,李白再次进入长安,并且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成功进入仕途。
御用文人,政治腐败弃仕途当时唐朝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也非常喜欢华美的诗词歌赋,此时的盛唐俨然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唐玄宗听过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以及看过李白写的诗词歌赋之后心生仰慕立即下令召见李白。
李白此时正值壮年,风度翩翩,因此唐玄宗更加偏爱,不仅降辇相迎还亲自下轿接李白。
另外还特意准备了镶满宝石的座椅让其安坐,还亲手调制了羹汤让李白享用,可谓是受宠之至。
李白也被唐玄宗封为翰林待诏,也就是唐朝文人们预备做官的地方。
李白此时也兴致冲冲准备步入朝堂,能够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没想到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原来唐玄宗仅仅是看重李白的诗词才能,并非是想要将他留在朝堂上做官。
李白在唐玄宗的授意之下为有名的杨贵妃写了三首流传千年的赞颂诗《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将杨贵妃夸赞的就像花儿一样美艳,像天宫上的仙女一样美丽动人。
尽管深受帝王与帝后恩宠,但是现在李白的遭遇与他的初衷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李白原先进京面见唐玄宗的想法就是能够进入仕途完成自己“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但现在他仅仅被当做一个在皇帝与皇后闲暇时能够吟诗作乐的弄臣,令李白心中闷闷不平。
而且李白深受宠爱的同时,当朝宰相李林甫心生嫉妒,也是处处为难李白。
李白面对如此处境,前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后面还面对着小人的构陷,使得一代诗仙李白心中疲惫。
李白无法忍受这种寄人篱下、被当做一个天子弄臣的生活,甚至在面对唐玄宗召见时“天子呼来不上船,只因臣是酒中仙”,最终还向唐玄宗提出了辞呈。
唐玄宗虽然心有不舍,但是李白种种行为也让唐玄宗非常不满,借此机会唐玄宗也对李白“赐金放还”,意思就是赐给李白大量金银,供他继续游历祖国,但同时也标志着李白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
倘若李白最终游历山川异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白能够再次失意,掉入了政治的陷阱。
安史之乱,投身永王终流放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竟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搅了个天翻地覆,瞬间从顶峰跌入谷底。
不仅百姓们深陷战火纠纷,生灵涂炭,而且政治也十分混乱,人心惶惶。
像李白这些风花雪月的文人们也自然不能幸免于难,李白为了躲避战乱,携带着自己的妻子家室全部前往庐山上避难,自顾自的成为了一个隐士,他也因此得以享受了几年安静清平的日子。
倘若李白余生就这样一直隐居下去,估计也可以成为下一个“陶渊明”,能够滋润的度过余生,但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个人令他后半生直接发生了改变。
那个人就是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玄宗迅速逃往了川蜀之地,并在马嵬之变中被迫杀死了李林甫与杨贵妃,朝政大权也从此落入了太子李亨手中。
唐玄宗刚刚逃往川蜀下达了让太子李亨充当天下军马大元帅,其他皇子各自领兵驻守藩镇的命令。
但没想到,此时的太子李亨已经在朔方军队的支持下成功登基为帝,远在四川的唐玄宗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太上皇。
此时的永王李璘也已经奉诏出镇江陵,随后又被唐玄宗封为江淮兵马都督以及扬州节度大使等职,整个南方的军队尽皆掌握在李璘的手中,完全有可以与唐肃宗李亨分庭抗礼。
李璘为了增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将目光放在了天下闻名的诗仙李白身上,并多次向李白表达了仰慕之情。
李白虽然已经隐居庐山多年,但是心中的政治抱负仍未被扑灭。
面对李璘几次三番的邀请,李白最终被李璘的真诚所打动,认定李璘就是自己后半生的伯乐,能够在李璘的幕府中成就一番事业,就这样李白就成为了李璘的幕僚。
不仅如此,李白还写下许多诗词来表达自己怀才得遇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军士的鼓舞。
李白认定李璘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平台,因此李白更加卖力,想要建立功业。
没想到,永王李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讨伐安史之乱的叛军,而是想要打败唐肃宗李亨夺取大唐的皇位。
在这个乱世之中,李白的政治嗅觉实在是太低,导致了他后来悲惨的结局。
最终李璘的部队被当做叛军纷纷倒戈,李璘也兵败如山倒逃到了大庾岭,最终被李亨的将军皇甫侁所杀,李白经此一役由于是李璘的幕僚也成为了叛军中的一员,被当地将领所抓囚禁在了浔阳的牢狱之中。
等到唐玄宗回到长安之后,唐肃宗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再次重翻“永王之乱”,刚刚出狱的李白还没能享受一下自由的气息,就收到了被流放夜郎的命令。
一代谪仙人李白就这样从盛唐的巅峰诗人成为了阶下囚被流放。纵观李白的一生,不仅命运多舛而且仕途坎坷。
他被流放还是因为他的政治嗅觉太过低下,最终只能沦为一个政治的牺牲品,为自己悲惨的一生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