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桂兰,今年58岁,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农村。年轻时家里穷,没能读多少书,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
后来,村里招工,我进了一家县里的食品厂,一直做到退休,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是个正式工,退休后每个月还能领到2800块钱的退休金。
丈夫李长福,比我大两岁,年轻时在建筑队干活,后来身体吃不消,就回家种地,一直没什么固定工作。这些年家里的开销主要靠我,儿子和女儿也陆续成家,负担算是轻了一些。
我们有一儿一女,儿子李伟今年35岁,结婚七年,有个5岁的儿子,媳妇是县城里的人,婚后就一直住在县城,自己开了个小电器维修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女儿李婷30岁,大学毕业后在市里的一家私企工作,前年嫁了个同事,婚后小两口日子挺和睦,经济条件也比儿子家宽裕些。
我和老伴一直住在农村的老房子里,房子是土砖砌的,年久失修,每次下大雨,我心里就发慌,生怕哪天房梁塌了。
前年冬天,屋顶漏水,李婷回来住了一晚,冻得直哆嗦,第二天就嚷着让我们去她家住,但我和老伴不愿意,毕竟女婿家也不是自己的家,住久了总觉得不自在。
最近,我们这群老姐妹聊天时,常常谈到养老问题。有人打算搬去城里和孩子住,有人说要进养老院,还有人提议几家合买一套养老房,轮流住或者一起住。我听着听着,心里也有些动摇了。
前几天,亲家母(儿媳的母亲)来家里串门,聊起这事,她兴致勃勃地建议:“干脆我们两家合买一套房子吧!找个离县城不远的地方,环境好一点的,一家出30万,以后老了就住一起,有个伴,也能互相照应。”
我一听,觉得这主意挺不错。30万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我和老伴这些年多少攒了一些,再加上女儿女婿条件不错,应该能帮衬一点。再说了,老了有个地方住,儿女也能少操点心。我心动了,跟老伴一商量,他也觉得合适。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一说给女儿听,她立刻坚决反对,甚至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02“妈,你们不能买!”电话那头,李婷的声音陡然拔高,透着一股焦急和不满,“这件事你们商量过了吗?怎么就这么草率地决定了?”
我没想到女儿的反应会这么大,一时愣住了,缓了缓才说:“也不是草率,亲家母说得挺有道理的,我们老了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和熟人一起住,彼此还能有个照应。”
“可是,妈,你们想过没有,30万不是个小数目,你们哪来这么多钱?”李婷急急地反问。
“你爸这些年种地,我也有点积蓄,再加上退休金,凑一凑,应该能拿出来。”我解释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李婷叹了口气:“妈,你们就算能凑出来,那这套房子以后怎么安排?产权是谁的?如果哪天你们不住了,这房子能卖吗?卖了钱怎么分?你们和亲家一起买,到时候真能住得习惯吗?”
她一连串的问题把我问住了。我和老伴确实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有个地方住就好,至于产权、分配、以后住不住得惯,根本没细想。
“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反对吗?”李婷的声音缓了下来,语气里多了一丝心疼,“你们老了,养老是我们的责任。你们要真想住得舒服,不如先来市里看看房子,咱们可以再商量。”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李婷又补了一句:“妈,你觉得这事是你们自己在做主吗?你想想,亲家母提议合买房,李伟怎么没开口?你问过他意见吗?”
我一怔,心头猛地一跳。是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我和亲家母在商量,儿子李伟从没表态。
难道,儿子也不愿意?
晚上,我把女儿的话告诉了老伴,他沉默了很久,叹了口气,说:“咱们还是问问儿子的意见吧。”
第二天,我去了县城,特意找了个机会和李伟聊这件事。
“妈,你真想和我岳父岳母合买房?”李伟听完,皱起了眉头,脸上明显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是啊,住在一起,老了还能互相照顾。”我试探着说。
“妈,你别傻了。”李伟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你知道我媳妇是什么性格,她能真心愿意和你们一起住?这房子要是买了,以后肯定是我们两家人住在一起,你觉得她能伺候你们?还是你们去伺候她?”
我心里一惊。
我一直觉得儿媳性格温和,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对我们也算客气,难道她其实不愿意?
“妈,这房子买了,产权到底是谁的?如果将来你们身体不好,真要去养老院,房子怎么办?你们的钱都投进去,到时候我们要帮衬你们,该怎么办?”李伟紧接着问。
我彻底愣住了。
女儿和儿子的话,像是一记记重锤,敲在我心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太天真了。
04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脑子里一直在想:我们老了,究竟该怎么养老?
合买房子,表面看起来是个好主意,但仔细想想,问题太多了。两家合住,真的能和睦相处吗?万一有了矛盾,怎么办?
再说了,这套房子如果买了,产权怎么分?如果以后不住了,能不能随时卖掉?卖的钱又该怎么分?
亲家母的提议,看似美好,但背后隐藏的矛盾和问题,远比我最初想的要复杂。
第二天,我找了个机会,和亲家母委婉地说了李婷和李伟的想法。
亲家母听完,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几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们家孩子考虑得倒是挺多的。那你们的意思,是不打算合买了?”
我点点头,心里多少有些愧疚,但也松了口气。
亲家母叹了口气,语气里透出些许不满:“唉,养老的事儿啊,早晚得想清楚。我们家是打算买的,到时候就看你们怎么安排了。”
我笑了笑,没再多说。
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婷。她在电话那头松了口气,说:“妈,你们要是想搬出来住,咱们可以再商量,别急着下决定。”
我点点头,忽然觉得,或许女儿是对的。
养老,绝不能草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