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栖故园,共度嘉年
在记忆的幽径深处,故乡的除夕夜恰似一首悠扬的诗篇,又似一幅温馨的画卷,每一处细节都晕染着浓浓的温情与诗意。那一盏盏悬于屋檐下的红灯笼,宛如天边的彤云,透着祥瑞;一张张张贴在门上的红春联,犹如灵动的音符,谱写着新春的华章;而挂在正房北墙上的族谱,仿若时光的使者,静静守护着岁月,见证着家族的团圆与传承的赓续。
除夕的傍晚,夕阳西下。男丁们在长辈的带领下拿着贡品到祖坟请先人回家过年。回到家,放下族谱,鸣放鞭炮,给祖宗叩首,给灶王爷天地十方诸神叩首,然后方能坐炕上吃饺子。
族谱(挂在正房北墙的家谱老家俗称“族子”),无疑是故乡过年仪式的灵魂所在。平日里,它如一位沉睡的智者,被悉心卷起,安然栖息在正房的北墙。唯有除夕,这一年中最具温情与庄重的时刻,族谱才会在长辈们满含敬畏与虔诚的目光中,被小心翼翼地展开。族谱之下,那张八仙桌承载着家族的厚重与神圣,宛如一座不朽的圣殿,成为供奉祖先的圣地。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贡品,丰盛的菜肴色香味俱全,仿佛是大地对生活的慷慨馈赠;香甜的水果色泽鲜艳,宛如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自然的芬芳;热气腾腾的饺子饱满圆润,恰似银元宝,寓意着团圆与富足。燃烧的香烛,散发出袅袅的淡香,那烟雾仿若祖先们温柔的抚摸,带着熟悉而温暖的气息,恰似他们正穿越时空,与子孙们一同沉醉在这团圆的喜悦之中。
当夜幕如墨,温柔地洒落,将整个村庄悄然包裹,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片静谧的诗意之中。此时,族谱下的八仙桌,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成为家族的情感汇聚之地。长辈们神情肃穆,围坐桌前,轻轻点燃香烛。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他们满是虔诚的面庞,也映照着族谱上那一个个先辈的名字。在光影的交错间,那些名字仿佛有了生命,轻声诉说着家族一路走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往昔。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家族的血脉在这温暖的烛光中紧紧相连,祖先们仿佛从未远去,始终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他们的子孙。
晚饭后,孩子们如同欢快的小鹿,身着崭新的衣裳,手中紧握着长辈们给予的糖果与红包,挨家挨户地为家族中的老人们送去新春的祝福。每到一家,老人们都会热情地相迎,他们的笑容如冬日暖阳,温暖而慈祥。老人们坐在八仙桌旁,静静地聆听着孩子们清脆悦耳的祝福,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这一刻,家族的温暖如同一股潺潺的暖流,流淌在每一个角落,将冬日的寒意驱散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浓浓的亲情在空气中弥漫。
拜完年,孩子们带着满心的欢喜回到家中,族谱下的八仙桌依旧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长辈们围坐桌前,轻声交谈,往昔的岁月在他们的话语中缓缓浮现。孩子们则在屋内嬉笑追逐,兴奋地分享着拜年时的趣事,清脆的笑声如同一串串银铃,在屋内回荡。与此同时,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恰似一曲热烈的新春交响乐。屋内的欢声笑语与温馨烛光相互交融,绘就了一幅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温馨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夜亦称守岁,是故乡过年最具仪式感的时刻。长辈们常说,守夜是为了迎接祖先回家过年,也是为了以满心的期待迎接新一年的曙光。于是,一家人围坐在族谱前或者炕上,吃着花生瓜子,喝着酒和茶水,静静地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这是一场无声却饱含深情的守候,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眷恋。随着夜深,村庄渐渐沉睡,万籁俱寂,唯有族谱前的烛光依旧在黑暗中闪烁,如同一颗永恒的星辰。长辈们轻声讲述着家族的故事,那些或激昂或温情的过往,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在故事的陪伴下,孩子们渐渐进入梦乡,而那些燃烧的香烛,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家族的安宁与团圆,守护着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好。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如同一束温柔的希望之光,洒落在村庄之上,族谱下的八仙桌前那温暖的灯光依旧明亮。这灯光,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凝聚着祖先的祝福,象征着新一年的美好开端。我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辈又一辈,祖先们在族谱上静静凝视着,见证着家族的延续与发展,见证着岁月的更迭与变迁。
故乡的除夕夜,是族谱下凝聚的团圆时刻,是八仙桌上传递的温暖情谊,是守夜时满含的殷切期待。它如同一首永恒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轻轻吟唱,让我们深深明白,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身处何方,家族的根永远深植于故乡的土地,祖先的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与最温暖的港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