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冬至来兮春渐近》作者:董凯

黄河文化 2022-12-08 19:52:39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0个节气,又称"冬节″、″贺冬″,华夏24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地面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古人对白昼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诗人赵秉文在《冬至》诗中写道:″小时逢冬至,夜半叩邻里。及今老无事,却呼童雅起。″大诗人杜甫在《小至》、《至后》诗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龙辅在《冬至》诗中写道:″冬至宵虽短,孤眼恨日长。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李昉在《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中写道:″从此日长天又暖,时时独入小园行。"刘克庄在《湖南江两道中》写道:″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独夜无人堪晤语,青灯相对结寒花。″邵亨贞在《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中写道:″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程钜夫在《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中写道:″梅花满树,又是一个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了。老北京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在九九当中,要吃10火锅,食材必须不停地变着花样,但涮羊肉一定要吃的。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称馄饨,广东称云吞,湖北称面包,江西称清汤,而在四川则称抄手,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在北方地区,冬至要吃饺子,又称″捏冻耳朵″,据说吃了饺子后,冬天里就不会冻掉耳朵喽!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古人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因为″圆"有″团圆″、″圆满″的意思。因此,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与吉祥。同时,传统的姑苏人家,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更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往。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二候糜角解。

三候水泉动。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至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在冬至时,要注重保健养生。冬至是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在冬至的前后4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9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着肚脐周围就不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湿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住脉、冲脉循环之地,之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

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消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24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是四十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下如年″的说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于冬至的谚语也有很多:″冬至三日晴,瓮里米生虫。″冬至过后,若是遇到连续几天都是晴天,来年地里的庄稼,就不好丰收,人们就没有粮吃,要外出打工,要是再遇上持续降雨天气,瓮里的米就会生虫子。与此类似的的俗语还有:″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冬至晴天必雨,冬季暖春节冷″、″冬至在月中,无棉也过冬″等。

如今社会科技发达,农业不在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这类俗语可能不在适用,但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对于人们来说,却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里的"长一线″,指的是古代农家妇女,专用的一种计时方法。农家妇女因为经常做针线活,所以,用完一根线时间并不会太长,一般在10来分钟左右,所以,″一天长一线″的意思是:是白天的时间要比前一天长10分种左右。

用农村人的老话说:″长到夏至短到冬″。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晚最长,白天最短。以后便开始反转,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直到夏至这天,达到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所以,又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冬至和夏至正是昼夜长、短变化的重要节点,这句俗语正体现了这样的自然规律。

一年四季,就像一个大圆,年尾连着年首,除夕连着新年。如今的冬至,虽然不像过去那么隆重了,但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时常了解一、二,可以加强我们对节气的认知,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古人说:″自古瘟疫,始于大雪,发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千百年来,历次瘟疫,终始于此规律。冬至,我们愿你面临疫情,不惧不忧。

冬至,愿世间所有美好,都与你如期相遇。

冬至,酿字为诗,落笔成文。

冬至,安居乐业,灯火可亲。

冬至,寒来暑去,美好时光。

冬至,期望包裹幻想,温暖藏进时光。

冬至,你在,茶香水暖,你不在,更深夜寒。

冬至,漫漫长夜,风光无限。

冬至,南圆北饺,都是家的味道。

冬至,看过世界百般态,更懂团圆人生味。

冬至,长夜相思日,岁月正醇时,愿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冬至,每个岁未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2022.12.6盘锦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  者  简  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2020全国首届词曲网络大赛歌词″优秀原创奖、优秀作品奖、专家评审奖、文艺星光奖″获得者。

1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