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刷单兼职?小心网络诈骗

中国法院网 2025-04-14 09:40:43

“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即可实现轻松赚钱”“动动手指,月入过万不是梦”,你的手机里是否收到过这样的兼职广告?听起来或许很诱人?但事实上,这很可能就是网络诈骗的套路!

近期,丰台法院刑庭审理了一起被告人高某某因兼职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件,最终判决被告人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23年3月至12月,被告人高某某明知他人实施网络诈骗,仍将实名注册网络账号及验证码提供给他人,每个验证码获利15元。

2023年8月至12月间,高某某持续为对方提供网络账号及验证码的同时,另按照上家指示,使用上家提供的收货人信息,通过美团下单向各地收货人寄生活用品,每单收取7-10元。2023年8月,高某某按上家提供地址,向家住北京丰台区万泉寺的杨某某寄送一桶花生油。杨某某收到快递时,包裹内附带一张二维码卡片,杨某某依据卡片操作提示扫码下载刷单APP,注册并加入群聊。群内有人发买票赚差价信息,杨某某询问后按要求在APP购票大厅刷单4单,共花费5万余元,未收到返款,随后报警。2023年12月28日,民警通过技术侦查手段抓获高某某。到案后,高某某如实供述,主动退还杨某某全部违法所得。

该案经丰台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高某某伙同他人,利用信息网络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他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是从犯,到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且积极缴纳退赔款及违法所得,有悔罪表现,法院对其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法院最终对被告人高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在网络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广大群众需全面提升自我防范能力,保障自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

01

强化法律意识与防范意识。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遭遇可疑情况,应立即报警。在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等环节,务必仔细核实对方身份,防止因疏忽遭受损失。同时,坚决抵制金钱、利益等诱惑,坚守道德与法律底线,不贪图小利而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以免毁掉前程。

02

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注册网络账号、使用网络服务时,警惕非必要的个人信息采集行为,密切关注服务商采集信息的用途。

03

谨慎对待网络交友。网络交友务必谨慎,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涉及金钱交易、个人信息提供等敏感事项时,更要提高警惕,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特别提醒

网络虽便捷,安全更重要。

兼职务必谨慎,切勿被人利用,陷入诈骗陷阱。

诈骗无孔不入,谨记擦亮双眼,否则追悔莫及。

作者: 陈思菡 王鹏 来源:北京丰台法院公众微信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