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网络给的“吃货”人设,真实的他牛到超乎想象!

以丹聊历史 2025-03-19 15:42:39

在当今网络文化的浪潮下,苏轼,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竟被不少人简单地定义为“吃货”,最多再加上“诗写得贼好的倒霉孩子”。

然而,真实的苏轼远非如此片面。当我们拨开网络赋予的浅薄标签,深入历史的长河,便会惊觉苏轼之“猛”,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他实乃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

在日本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剧中角色夸赞所做之面“国士无双”时,特别提到发明东坡肉的正是宋朝伟大的政治家、杰出诗人苏东坡。

在邻国人眼中,苏轼担得起“国士无双”的崇高赞誉,而在我们国内,他却在大众认知里逐渐沦为一个只知美食的诗人形象,实在令人叹息。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其担任过的官职便能彰显他的非凡才能与地位。他曾任四品中书舍人、三品翰林学士,最高官至礼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还曾担任知贡举。

知贡举一职意义重大,在明清两代,众多官员挤破头都想争取,因为一旦主持京城科举会试,便成为当届所有考生的恩师。

在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便是金榜题名,主考官对考生而言,犹如再生父母,其地位尊贵且师生关系牢固。此外,苏轼还曾被任命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俗称天官),虽未实际到任,但也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不仅如此,在北宋初年,掌权的守旧派分为洛、蜀、朔三派,苏轼便是蜀派的领袖,麾下追随者众多。这样的苏轼,绝非仅仅是那个会写千古名句、捣鼓美食的形象所能概括。

苏轼的人生起点极高。20岁时参加科举,他的一篇《刑赏忠厚论》惊艳四座。当时科考卷子名字是糊起来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这是自己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将其判为第二名。事后得知作者是苏轼,欧阳修既愧疚又欣赏。

这一届科举堪称科举史上最豪华的阵容,主考欧阳修领衔,考生中有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程朱理学的程颢,以及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宏愿的大儒张载。宋仁宗对苏轼也极为欣赏,认为他有宰相之才。

然而,苏轼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刚金榜题名,母亲程氏病故,他和苏辙回家守孝。三年后,苏轼参加制举(可理解为官员内部选拔),获得三等。宋朝制举分五等,一等、二等从不授人,三等便是最好成绩。苏辙当时也参加了,得了四等。

苏轼的这个三等被誉为“百年第一”,而那时他年仅24岁,放到现在研究生都还未毕业,可谓少年英才,意气风发。在外放历练四年后回京,宋英宗和宰相韩琦对苏轼欣赏有加。但不幸的是,父亲苏洵去世,苏轼又回家守孝三年。

30岁再次进京时,英宗已逝,宋神宗即位,王安石主政朝堂。苏轼上书对王安石的诸多举措针砭时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于是自请外放杭州,担任通判(相当于二把手)。此后十年,他历任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地方父母官(六品)。

43岁时,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此事几乎让苏轼被斩,幸而他名气大,众人求情,就连对立阵营的王安石都看不下去,说了句“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苏轼这才保住性命,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的六年,苏轼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创造了东坡肉等美食,还自号东坡居士。这也是如今网络上提及最多的苏轼的时期。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8岁继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王安石一派被打压。49岁的苏轼作为王安石的反对者被委以重任,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平步青云。此时,很多人认为苏轼是守旧派一员,但实则不然。

苏轼既不属于新派,也不属于守旧派,在他心中,两派相互斗争、矫枉过正的行为都不可取,他所念的唯有天下百姓。

年轻时,苏轼能为百姓怒怼王安石;沉浮半辈子后,50岁的他依然能在满朝守旧派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只为百姓谋福祉。

苏轼并非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他在乎自己来之不易的职位,但他更在乎天下苍生。在新旧两派非黑即白的斗争中,唯有苏轼保持清醒,不随波逐流,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此后,苏轼不为新旧两派所容,外调杭州,历任扬州、定州知州,所到之处,百姓皆铭记他的功绩。然而,政治环境复杂,苏轼一路被贬,直至海南儋州。

在当时,放逐海南仅比处斩轻一等。在儋州,人们只知道苏轼吃生蚝,却不知62岁高龄的他在这荒蛮之地办学校、兴文教。

正是因为苏轼的努力,让大宋一百多年都没出过读书人的海南,不久后出了第一位举人姜唐佐,并最终进士及第。

公元1100年,64岁的苏轼被大赦,次年北归途中病逝,享年65岁。苏轼的谥号“文忠”,在宋明两代,获此谥号的有欧阳修、张居正、杨廷和、孙承宗等,这等谥号绝非一个所谓的“吃货诗人”所能拥有。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千古第一词人,他的词句大气磅礴、经天纬地。能写出如此作品的人,必然心系天下苍生。

日本动画片将苏东坡称为国士无双,而我们的网络文化却让这位一代英豪仅留下“吃货”之名,实在可悲可叹。

下次当我们在外品尝与苏轼有关的菜肴,谈及东坡“吃货”之名时,不妨回想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更多人了解这位真正的国士无双,莫让浅薄的网络标签掩盖了他熠熠生辉的精神光芒。



文本来源:@玄九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