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如莴苣姑娘的东汉马皇后,为你释义“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4-21 15:08:47

历史上的盛世,通常都突出皇帝、良相、名将,却往往忽视了后宫的作用。

皇帝的后宫是皇权的延伸,外戚、宦官们发迹的倚靠。

如果皇后不够贤惠优秀,基本不用指望什么盛世。

文景之治的窦漪房,昭宣中兴的许平君,光武中兴的阴丽华,永元之隆的邓绥,开皇之治的独孤伽罗,贞观之治的长孙皇后,咸平之治的郭皇后,仁宗盛治的曹皇后,洪武之治的马皇后,永乐盛世的徐皇后,仁宣之治的张皇后......

而东汉时期尤其盛产贤后。

其中又以明宣之治时的明德皇后马氏,和“和熹盛东汉”的邓绥最为亮眼。

“马邓”,是后世皇后的不二榜样。

如果说邓绥是最有才能的皇后(武则天算皇帝),那马氏就是最贤惠的:

皇帝娶了她,再不用担心那些头疼的宫斗倾轧、外戚专权了!

换句更直白的话,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一、善治

皇帝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一不耽误国家大事,二不耽误个人享乐。

国事有良相名将辅佐,享乐就得靠皇后了。

马氏是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那位)的小女儿,9岁就能主持家事,12岁入宫跟了太子刘庄(即汉明帝),20岁当了皇后。

刘庄做太子时,生活照料全由马氏负责:

事皆自为,舞衣袿裁成,手皆瘃裂,终未尝与侍御者私语。

衣服都是马氏亲手缝制的,甚至手都冻裂了,也没一句怨言。

公元60年,刘庄继位第四年时,太后阴丽华指定最贤惠的马氏为皇后。

马氏不仅是刘庄生活上的保姆,还是事业上的助手。

朝堂上难以决定的事情,刘庄经常讲给马氏听,而马氏:

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每于侍执之际,辄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而未尝以家私干。

这是说,马氏能一一加以分析和梳理,经常让刘庄得到启发。

更关键的是,马氏只提供分析,从不干涉老公的任何决定!

刘庄因此对马氏日益敬宠,因马氏无子,还特意安排她抚养别的妃子所生的儿子刘炟,就是后来的汉章帝。

正是两位深受马氏影响的皇帝刘庄、刘炟,共同缔造了“明章之治”。

二、无妒

后宫是女人的战场,关系到个人与家族的兴衰,可谓处处杀机。

马氏主持的后宫,却是春意盎然,一片祥和。史载:

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右恐不及。后宫有进见者,每加慰纳。若数所宠引,辄增隆遇。

马氏因为刘庄子嗣不旺,便经常主动为老公推荐其他女子,但凡选入后宫的,她都予以照顾。

而对老公比较宠爱的,马氏还会倍加关照。

啥都不说了,这才是妥妥的帝王梦嘛!

公元75年刘庄去世时,马氏对一众遗孀嫔妃也是特加爱护,让这些可怜的女子都能吃穿不愁。

后来的皇后邓绥,更是直接允许这类后宫女子可以出宫回家,另嫁他人,比马氏更人性化了一大步。

三、约束外戚

马氏对其他人好,自己却简朴之极,很多人见到她穿着粗布,都暗自叹息不已。

她也不喜欢享乐,老公每次聚会玩耍,她都不参加,没事的时候就看书。

更难得的是,终马氏一生,她的家族都没沾什么光。

刘炟在位时,曾说:

如果不封赏三个舅舅马廖、马防、马光,别人会说我不照顾太后,是不孝啊。

话到这个份上了,马氏却坚持约束外戚,说:

“我这几个哥哥没啥爵位时,门前都车水马龙(成语出处)的,绝对不能封爵!”

后来,刘炟再提此事,马氏又说:

“不行!啥时候天下太平了,我含饴弄孙(又是一个成语),你想干啥,我绝不阻拦。”

四、制止滥杀

公元70年,汉明帝刘庄的异母哥哥刘英被人举报谋反。

刘英究竟有没有谋反,已经很难取证了,只说他喜欢招揽各色奇人,制造了一些预言,还写过一些书。

刘庄没有杀刘英,只是把他废贬到丹阳,刘英第二年自杀。

但受牵连的人却非常多,被下狱、流放、处死的有上万人。

幸亏楚郡太守袁安与刘庄硬刚,坚持按律法和事实查案,这件事才算停止。

袁安是创造了淮南袁氏“四世三公”辉煌的第一人,他的玄孙就是三国时的袁绍、袁术。

而性情一向严峻的刘庄,之所以能叫停自己亲手抓的“楚王案”,除了不怕死也要坚持公正的主审官袁安,还因为马氏的规劝:

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帝感悟之,夜起仿偟,为思所纳,卒多有所降宥。

马氏还是个大美女。

身高1米7左右,不施粉黛,只是左眉角上有个小缺口,需要刻意补一下粉。

平时常显病容,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马氏因此很是得意。

她的头发长势极其惊人:

挽成四个高高的发髻还有富余,需要在髻上再缠上三圈才行。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马氏的长发,只有格林童话中的莴苣姑娘可以相比。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