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中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群彦要求报社刊登专家谈现代企业制度的稿件,韩总编安排我们部落实此事。1994年10月19日,我和克副主任去找了王群彦,他说,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人们对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缺乏认识,他要求报社刊登一些专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安排宣传部高校科的李云峰(原来知道他的职务,现在忘了)和我们一起确定访谈题目,确定访谈对象。
李云峰认为,由河北大学的教授谈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好,谈哪些问题也应该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同意他的看法,他便对此事作了具体安排。
1994年10月31日,李云峰和我、克副主任,一起前往河北大学,与相关领导座谈。河大参加座谈的都是哪些领导,已经记不得,但座谈会上确定的访谈内容、访谈对象,我都记下来:
1、组织形式(法人财产制度)。吴亚卿。
2、理顺产权。高树军。
3、证券市场。康书生。
4、企业内部制度。于增彪。
5、政府转换职能。张云龄。
6、破产、清算(社会保障体系)。顾六宝。
7、会计制度。王廼琮。
8、财税制度。孙健夫。
9、公司文化。张华。
10、乡镇企业。黄鹏章。


座谈会之后,我把访谈任务分派给部里的记者。我承担1。克副主任承担2、4、10。武记者5、9。宇记者3、8。钢记者6、7。
我的访谈稿件刊登于1994年11月5日《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访河大经济系主任吴亚卿
本报记者 苑战国 通讯员 李云峰
吴亚卿 青年学者,河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4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记者∶最近,国务院召开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市也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您能否就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吴亚卿∶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认为,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就是公司制,而公司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我概括为三大机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基本模式。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这样的基本模式如何运行?
吴亚卿∶所谓三大机构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这“三会”的权力是相互分立的。股东会由股东组成,是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按一定比例从股东和职工中选举产生,是监督机构。作个不太贴切的比喻,股东会类似于国家的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董事会类似于国家的执行机构国务院,监事会类似于国家的监督机构监察委员会。
股东会的职权是∶讨论和批准公司总体发展规划;修改公司章程;审查和批准公司年度报告;选举董事会;决定分并公司;审议和批准董事会关于增减投资的建议;讨论和批准分配方案等。董事会的职权是∶提出投资、经营、分配方案供股东会审议批准;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方针和原则;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决定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和奖惩等。监事会的职权是∶监督董事会、经理是否依法经营和照章办事;审核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维护股东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
这样,权力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中明确划分,使三大机构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使股东、经营管理人员、工人的权益得到保证。讲制衡最终是利益的制衡。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若股东过多地强调自己的利益,就聘不到经理,雇不到工人。相反,若经理和工人要求过高,也会得不到聘任和雇用。
记者∶为什么说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最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吴亚卿∶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二是有限责任制度;三是科学组织制度。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公司制就是以出资者的全部投资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使企业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即成为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制度的核心就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正是按这一原则建立的。它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增大了出资者获利的机会;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投资者大胆地向经营者让渡权力,使经营者能够放手经营,充分发挥积极性。科学组织制度的要点在于权力、责任、利益的分配和制衡。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较好地划分和体现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权力和利益,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不当行为得以约束,应得利益得以保障。做到了所有者放心,经营者精心,生产者用心。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建立这样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吴亚卿∶我认为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变为多股;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多股后国家控股不控股。这两个问题既是难点又是敏感点,理论界还没有成熟的说法,我只能谈点个人看法。
真正的股份有限公司不能只有一个股。西方发达国家是由小企业逐渐发展成多股公司的,俄罗斯则是将国有财产等份分给公民而走向多股的,这两点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创造环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它一方面直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又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让或吸收股金创造了条件。
关于国家控股问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是需要控股的。但因国家股的代表人缺乏内在利益约束,可能会作出不利于股东整体利益的决策。我想是否可能搞个“组织在位,决策缺位”的模式。比如,国家股占51%,其它股占49%时,只要国家股代表赞成将资金用于购置豪华轿车供企业领导人使用,即使其它股东都反对也无济于事,就可能形成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如果国家股在这样的决策中不参与,让其它股在国家股缺位的情况下去决策,其它股由于内在利益的约束会按照有利于股东的方法行事。公司发展后,国家股的代表主要是监督国家按51%的比例获得增值就行了。这样既可保证决策受到应有的约束,又可保证国家股在经济成份上的主体作用。
记者∶最后,请您谈一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哪些方面的配套改革
吴亚卿∶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改革的方面很多。如资金及其它要素的筹集和转移,不再由国家统一调拨,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资金及其它要素市场;公司要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法人,政府就必须改变管理职能;公司要公平竞争,就必须有统一的财会核算制度和良好的税收、法律环境;竞争就会有公司破产,这又要求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我撰写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专家访谈录之一”。
之二是克副主任撰写的《转变机制要改变关键性因素——访河大经济学院管理系主任高树军》。

之三是宇记者撰写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发展证券市场——访河大经济学副教授康书生》(栏头序号错了)。前3篇发在了一版。后边7篇发在了二版。

之四是武记者撰写的《政府转变职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访河大经济学教授张云龄》。


之五是宇记者撰写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财税环境——访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系主任孙健夫》。

之六是钢记者撰写的《企业破产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访河大经济学院顾六保教授》。

之七是武记者撰写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访河大国际经济系主任张华》。

之八是克副主任撰写的《乡镇企业也要搞好产权改革——访河大经济学院经研室主任黄鹏章》。

之九是宇记者撰写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访河大经济学副教授康书生》。

之十是钢记者撰写的《关于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访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廼琮》。


由于稿件完成的进度不一样,刊登顺序有调整。另外,克副主任承担的就企业内部制度问题采访于增彪没有采写,原因忘了。改为由宇记者就产权制度改革采访康书生。
我们采访李云峰都帮助联系并参与,我们的稿件署名时都加了李云峰的名字。
(除稿件,其余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