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多在哪里又少些什么?

上海城市更新 2024-05-31 10:59:55

提起上海的历史文化街区,多伦路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那里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有以鲁迅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的旅居之地。我曾数次前往,但这次的体验最为印象深刻。多伦路在某种意义上“活”了起来,不再是过去那种沉重规整的感觉,增添了些许的轻盈和灵动,让我感受到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也焕发出了勃然新机。

一. 多伦路,多在哪里?

多伦路修建于1912年,原名窦乐安路(Darroch Road),后来改名为现在的多伦路。笔者认为这个名字匹配得起多伦路的多面担当。它的多面表现在以下几个侧面:

1. 在看似不长却很耐看的鲁迅小道上

一条多伦路,半部民国史。漫步在鲁迅小道,你会看到一系列名人雕塑,如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郭沫若、叶圣陶等,真可谓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卧虎藏龙之地。这里亦可寻鲁迅的挚友、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生活痕迹,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内山书店。在短短几百米的历史建筑街区中,你可以找到左联会址与纪念馆、左联发源地、中华艺术大学、公啡咖啡馆、鸿德堂、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旧址,可以感受深厚的历史底蕴,感受多伦路的多样和不同。

图源:见水印

五百多米的多伦路上散落着20余栋别具异域风情的小楼,分别代表着当年英、法、日、荷兰、西班牙等国的风格,几乎每一栋小楼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除了仅供参观的保护性建筑外,多伦路还有许多里弄民居,串联交织着烟火气。

图源:见水印

2. 在众多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中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入口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不需预约,可以直接入内参观。在讲究预约制的今天,这样的运营举措颇让人称赞,不会有因一时兴起、却没有预约而无法入内徒增烦恼。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服务的公立美术馆。

曾经多伦路遍布私人博物馆、民间收藏馆,曾经吸引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今日观之,似乎有些落寞了。笔者大胆揣测,免费开放艺术馆的举动,或许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及时意识到市场的分流并积极响应,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图源:左图见水印,右图作者

3. 在多元的新旧业态混合中

这里的店铺多了一些历史的厚重,和日见落寞的多伦路一样容易被人们忽略,走进这些店铺会有一种“寻宝”的快乐。几年不见,又多了几家有趣的潮流小店。

弹格路,小洋楼,咖啡馆,很好出片。偶尔会遇见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一探究竟,得知这里引入了全国连锁的一站式婚礼会所品牌。这是为数不多的将婚庆业态植入历史文化街区的案例吧?

图源:见水印

二. 多伦路,还吸引人吗?

与之前的感受不同,如今的多伦路不再只有厚重,更多了一些趣味和灵动。

1. 它吸引热爱艺术的人

周末的多伦路,时常会遇到写生的人,从幼儿园、小学学生到成年人都有。多伦路有众多的画廊、画室,兼具售卖和教学的功能。大小学生们画出的不仅仅是轮廓鲜明、细节丰富的建筑,更是他们眼中的建筑所折射的历史文化和底蕴。

艺术在这里可不是一种口号和宣传,而是真实的传承与实践。人与建筑的对话跨越了时空,建筑景观在一支支画笔下灵动了起来。将历史建筑与美育培训结合,“从娃娃抓起”,将历史文化融入特色体验之中,也是别样的风景。

图源:作者

2. 它吸引有生活品味的人

公啡书社的前身是公啡咖啡馆,这家被鲁迅称为“第二客厅”的咖啡馆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情怀。多伦路也新开了个性十足的咖啡馆。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里开出的咖啡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祛除班味儿,就靠它了。

图源:网络

3. 它也吸引集章打卡的人

City walk现在已经成了周末休闲的优选之一,多伦路路线也是备受欢迎。除了一般的打卡,喝咖啡,另一种形式也在流行——盖章和集章活动,每到一处定会询问是否可以集章,也不知不觉成了City walk的常规活动。这有点类似多年前的集邮疯狂。

笔者也是带着专门的集章本,在左联会址与纪念馆、公啡书社如愿以偿。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际上反应了当下生活方式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也让人们乐在其中。

图源:作者

从建筑、名气和客流这几个方面来看,多伦路并无短板。但在笔者看到多伦路仍有改进之处。

三. 多伦路,还少些什么?

1. 少了些活动和宣传

多伦路的游客虽然都是慕名而来,但是来源比较单一,因为活动和宣传很少见诸报端或网络,人们都快不记得了。同样位于四川北路的今潮 8 弄,活动安排就较为丰富和系统,每月都有对应的主题活动,从未间断,同时通过各大网络和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吸引客流。

现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多伦路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发布和宣传,从而抓住Z时代、她经济、它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主流和关键人群。

今潮8弄。图源:网络

2. 少了些潮流和现代

历史街区的古今碰撞,论效果的话,张园应算是成功的一个。在石库门建筑群中,一个个国际品牌争相入驻,把这里作为品牌展示和宣传的首选之地。每逢节假日、品牌日,除了建筑被作为宣传背景外,茂名北路整个道路也时常被大型鲜花艺术装置装扮一新。很多潮流品牌、首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排长队购物用餐,更是家常便饭。如此自然就吸引了众多潮流人群在此聚集,形成了新旧融合的潮流天地。

同样是历史街区,反观多伦路,潮流的元素和业态少了些,现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仍需进一步加强。

张园与茂名北路。图源:网络

3. 少了些创意性和主动性

文化与创意,像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文化的地方就会有创意,文化是创意的源泉和灵感。多伦路,论文化底蕴是足够了,但谈到创意仍有所欠缺。笔者兜了一圈,并未发现有像样的文创周边店铺和产品,比如当下流行的造型雪糕、徽章、积木、冰箱贴、文化衫等等。

如今连众多高校(如复旦、上交、同济等)都已推出了自己的文创周边,多伦路作为文化商业街区更应重视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更应主动地拥抱市场、创造市场。

四、未来的多伦路

除了目前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之外,毗邻的多伦路城市更新项目已经动工。总体开发包含东(一期)、西(二期)两个地块;二期与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相邻,业态以商业、文化为主。在将近 5 万方的商业文化街区,会和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形成互补,引入更多的现代和潮流元素,吸引更多元客群,让多伦路商圈更加多元化。

多伦路城市更新项目。图源:网络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著作《点线面》中提出了不同规模和体量对于建筑和城市带来的影响,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更新。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及城市更新片区,雄踞于四川北路中段,作为虹口商业的中间点位,向南连接今潮 8 弄及其二期,向北连接凯德龙之梦,将以四川北路为载体的商业天际线有机地串联起来,再与虹口滨江的白玉兰广场、来福士,东面的瑞虹天地等商业体块形成联动,形成整个区域的商业面,带动虹口商业的全面复兴。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舒卓

编辑:魏玺玲

审核:夏    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