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姨母这一家子真是坏得让人头皮发麻,她的两个女儿康允儿和康元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明着坏一个暗着坏,最后都没好下场,真是活该。不过话说回来,她们也挺可怜的,生在那个年代,女人地位低,为了生存不得不耍手段。
康姨母有三个孩子,除了儿子康晋,还有两个女儿康允儿和康元儿。这两个女儿真是坏得冒泡,一个比一个厉害。康元儿是嫡次女,长得秀气端庄,但心思歹毒。她嫉妒盛家的庶女比她这个康家嫡女还体面,每次到盛家来都要挑拨如兰和庶妹们的关系。康元儿还抢了如兰的未婚夫,嫁到王家后不把婆母放在眼里,被罚抄《女诫》还不长记性。康允儿是嫡长女,表面温柔实则心机深沉。她嫁给盛长梧后,不但不劝说母亲做错事,还四处为康姨母求情。康允儿对盛老太太和明兰都是恩将仇报,真是个白眼狼。这两姐妹一个明着坏一个暗着坏,都不是好东西。
康元儿给婆婆下毒这事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她嫁到王家后,不把婆母王夫人放在眼里,顶撞婆母被罚抄《女诫》。康元儿觉得委屈,就写信给康姨母告状。康姨母给女儿出馊主意,说只要婆母死了,王家就是她的了。康元儿就找来毒药,放在婆母的饮食中。这种行为简直丧心病狂,为了掌权不惜害死婆婆。幸好王夫人识破了她的诡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康元儿这种人真是坏到骨子里了,连亲人都下得去手。
康允儿表面温柔其实是个黑莲花。她嫁给盛长梧后,装得可乖巧了,深得婆婆和妯娌的喜爱。但她骨子里和康姨母一样坏。康姨母给顾廷烨塞妾,康允儿不去给明兰道歉,还在收到宥阳的信后只会哭闹。盛老太太中毒后,康允儿也没去看望这个给她说媒的老人家。她只会四处为康姨母求情,大过年的跪在寿安堂门口哭哭啼啼,惹得盛老太太不快。康允儿这种人真是白眼狼,对恩人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康允儿和康元儿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是康姨母的好学生。康允儿学会了康姨母的撒娇卖萌,表面柔弱实则心机深沉。她记事的时候,王家还在京城,康姨母用柔弱的一面哄得婆母和亲妈开心,获得不少好处。康允儿就学会了这一套,装出一副惹人怜爱的样子,很会通情达理。但骨子里她和康姨母一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康元儿则学会了康姨母当家后的跋扈作风。她的年纪和如兰差不多,那时王家已经不在京城,康姨母不必装乖巧了,开始打压庶出子女,残害妾室。康元儿就学会了这种霸道行为,嫁到王家后就不把婆母放在眼里。
康允儿这个人真是会装,表面上温柔贤淑,实际上心机深沉。她嫁给盛长梧后,深得婆婆和妯娌的喜爱,大家都觉得她乖巧懂事。但其实康允儿骨子里和康姨母一样坏。康姨母给顾廷烨塞妾,康允儿不去给明兰道歉,还在收到宥阳的信后只会哭闹。盛老太太中毒后,康允儿也没去看望这个给她说媒的老人家。她只会四处为康姨母求情,大过年的跪在寿安堂门口哭哭啼啼,惹得盛老太太不快。康允儿这种人真是白眼狼,对恩人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康元儿则是个明着坏的主。她嫁到王家后,完全不把婆母王夫人放在眼里,动不动就顶撞婆母。王夫人想调教她规矩,她就写信给康姨母告状。康姨母给她出馊主意,说只要婆母死了,王家就是她的了。康元儿就真的找来毒药,放在婆母的饮食中。这种行为简直丧心病狂,为了掌权不惜害死婆婆。幸好王夫人识破了她的诡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康元儿这种人真是坏到骨子里了,连亲人都下得去手。
康姨母进了慎戒司后,两个女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康允儿为了救出康姨母,四处求情。她甚至给顾廷烨写了一封血书,希望他同意向皇帝求情,让康姨母出慎戒司。但被关进慎戒司的女人,从来没有走出来的先例。康允儿的婆母李氏知道她糊涂,早早让婆子看着她,拦截了血书,并将她的儿女带回宥阳抚养。长梧也答应母亲,如果康允儿还这么冥顽不灵,就将她送回宥阳,抬平妻。康允儿为了救母亲,差点连自己的婚姻都搭进去。
康元儿的下场更惨。王夫人识破了她下毒的伎俩,在青楼寻了一副上好的汤药,在康元儿不知不觉的时候给她灌了下去。康元儿还傻傻地盼着自己生儿子,王老太太还四处找好生养的女儿,要给孙子纳妾。康姨母进了慎戒司后,王老太太受的刺激太大,后半辈子基本是缠绵病榻。当了家的王夫人将康元儿关进了后院,只给吃食。并且,为儿子抬了平妻。康元儿从一个嚣张跋扈的少奶奶,变成了被关在后院的可怜虫。
康允儿为了救母亲,真是豁出去了。她到处求人,甚至去求华兰帮忙。康允儿对华兰说,外祖母去世后,舅舅舅母已不想管母亲了,哥哥被嫂嫂拘住了,除了她还有谁能救母亲。但华兰并不买账,反而讽刺康允儿说,王家表弟又添了个儿子,舅母眼力不错,抬进来的二房奶奶果然旺夫益子。华兰的话里有话,意思是康允儿自作自受,活该没人帮忙。康允儿为了救母亲,不惜得罪盛家的人,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康元儿的结局更是让人唏嘘。她从一个嚣张跋扈的少奶奶,变成了被关在后院的可怜虫。王夫人不但识破了她下毒的伎俩,还给她灌了一副汤药。这药估计是让她不能生育的,因为王老太太还四处找好生养的女儿,要给孙子纳妾。康元儿还傻傻地盼着自己生儿子,殊不知自己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王夫人将她关进后院,只给吃食,还为儿子抬了平妻。康元儿的下场,可以说是自作自受,报应不爽。
华兰不帮康允儿求情,说得可真解气。康允儿为了救出康姨母,到处求人,甚至去求华兰帮忙。她对华兰说,外祖母去世后,舅舅舅母已不想管母亲了,哥哥被嫂嫂拘住了,除了她还有谁能救母亲。但华兰并不买账,反而讽刺康允儿说,王家表弟又添了个儿子,舅母眼力不错,抬进来的二房奶奶果然旺夫益子。华兰的话里有话,意思是康允儿自作自受,活该没人帮忙。华兰这番话说得真是痛快,把康允儿怼得哑口无言。
华兰不帮康允儿是有原因的。康姨母做了那么多坏事,康允儿不但不劝阻,还四处为母亲求情。华兰的母亲王氏受康姨母蛊惑,去了宥阳服刑。盛家本来圆圆满满,却因为康姨母一家,祖母随长柏赴外任了。康允儿还想让华兰替她向明兰求情,简直是痴心妄想。华兰这番话不但说出了康允儿的自作自受,也表达了盛家对康姨母一家的不满。华兰的态度代表了盛家的立场,让康允儿彻底死心。
康允儿求华兰帮忙时,说得可怜巴巴的。她说外祖母去世后,舅舅舅母已不想管母亲了,哥哥被嫂嫂拘住了,除了她还有谁能救母亲。康允儿这番话看似可怜,实则是在推卸责任。她把母亲犯下的错误归咎于别人不管,却不反思自己和母亲的所作所为。康允儿这种态度,更加激怒了华兰。华兰不但不帮忙,还讽刺康允儿说王家表弟又添了儿子,二房奶奶旺夫益子。这番话直接戳中了康允儿的痛处,让她无地自容。
华兰的态度代表了盛家的立场。盛家因为康姨母一家受了不少苦,华兰的母亲王氏受康姨母蛊惑去宥阳服刑,祖母随长柏赴外任。康允儿不但不反省,还想让华兰帮忙,简直是不知好歹。华兰的拒绝和讽刺,表达了盛家对康姨母一家的不满和失望。华兰这番话不但说得解气,也让康允儿彻底死心,不再妄想得到盛家的帮助。华兰的态度,可以说是替盛家出了一口恶气。
康姨母这一家子女人,真是坏得让人头皮发麻。康姨母自己就不是好东西,她的两个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康元儿明着坏,给婆婆下毒,为了掌权不惜害死亲人。康允儿暗着坏,表面温柔实则心机深沉,对恩人恩将仇报。这母女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她们的行为不但伤害了身边的人,最后也害了自己。康姨母进了慎戒司,两个女儿也都落得凄惨下场。这一家子,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坏到骨子里了。
康姨母的行为真是罄竹难书。她不但自己做尽坏事,还教坏了两个女儿。康元儿学会了她的跋扈作风,嫁到王家后不把婆母放在眼里,甚至想毒死婆婆。康允儿学会了她的心机手段,表面温柔实则心狠手辣。康姨母给顾廷烨塞妾,康允儿不但不劝阻,还四处为母亲求情。这种行为简直是助纣为虐,让人不齿。康姨母这种人,不但害人害己,还害了自己的子女。她的行为,可以说是毁了整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