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一般的史学家们把“兴盛”的君王划分为六位。其中,夏少康“中兴”,周宣王“中兴”,汉光武“中兴”,东晋元帝“中兴”,唐肃宗“中兴”,宋高宗“中兴”。至于东晋元帝和南宋高宗,则是凭借着一半的国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而南明则是一蹶不振,这与两位帝王的性格有关,下面,我们就从两位帝王身上,找出两位帝王之间的差距。
晋元帝的小心谨慎。晋元帝司马睿,既是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又是晋朝奠基者司马懿之曾孙,与司马炎、司马昭等人之间的血脉联系,早已疏离。在八王争斗中,司马睿应八王的最终统治者“司马越”的要求,与琅琊王氏的王导和王敦联手,共同治理江南,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直到永嘉叛乱,洛阳城被攻陷,他才登上了皇位。东晋王权在南下以后,经历了许多磨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帝王和贵族的冲突,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冲突。这两件事情,晋元帝都做的很好。
士族,对他而言,就是一座巨大的高山,镇压在他头顶。而在晋元帝看来,他最担心的就是王导和王敦这两个王氏的人。王导和王敦是王祥的后代,王祥曾担任过魏晋三公,王氏世代居住在琅琊,与琅琊王一脉关系密切。王导与王敦对东晋政权的确立起到了协调各方面利益冲突的作用,对汉马政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东晋建国以后,王导为政治领袖,王敦主为军事领袖,这就是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元帝和王氏的关系很好,第一次给了王导和王敦很高的评价,为了保持和王氏的平衡,不惜给他们升迁。在一次上朝时,他还想要把王导请到皇帝的宝座之上,以示对王导的嘉奖,却被王导给拒绝了。而且,在王敦造反的时候,他也给王敦下了一道旨意,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说:“您若是还惦记着我们,那就停战,让我们和平相处。如果你不愿意,那我就退位让贤,回到琅琊继续当王爷。”这道圣旨的份量很重,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这个时候,他不但没有降职,反而提拔了王导,让他为王氏效力,为朝廷效力。这一点,可以说是精妙到了极点。
元帝刚建国,就任命一百零六个南渡人为官员,拉拢各方力量,被称为“百六掾”。而且,元帝在与南方士族的相处上,也很有头脑,元帝来到江东后,与顾荣这个南方大族的代表交谈,并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而是说出了一句话:“寄人篱下,我等自愧不如。”元帝平日里很严格,他很爱酒,但是因为他酗酒,王导就警告他,让他戒酒。负责皇宫内务的大臣们想要用蚕丝织成的帘子,却被他一口回绝,改为夏季穿绿,冬季穿麻。就连他最疼爱的嫔妃,都不肯赏赐那些绣着花纹的雀钗和彩带的衣裙。看得出来,他很注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荒诞的朱由崧。与晋元帝开国皇帝不同,这位皇帝都是在为自己谋福利。可以说,朱由崧是一个非常“糊涂”的人。朱由崧是朱常洵之子,万历初年之孙。在“国本之争”中,原本应该由大皇子常洛继承储位,然而,万厉皇帝很宠郑贵妃,欲将其子福王朱常洵立为太子。文武百官也分成了两派,东林一派支持大儿子常洛,浙派和楚派则是支持大儿子的,双方争执了十五年,最后还是万历帝妥协,册封朱常洛为帝。然而,这一现象在万历后期又引起了一场“不入朝”和“明末党争,并延伸至南明。而“福王”朱由崧则是在南京继任皇帝时,对其所处的潜在的政治危机毫不知情。朱由崧嗜酒成性,贪图享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福王登基后,嫌南京皇宫过于陈腐,增拨税收,招揽百姓,修建城池。除此之外,最让他上心的便是借着皇上婚礼之名,搜罗天下美貌的女人,他派了宦官到南京,苏州,杭州到处去搜罗,不管家世,不管有没有嫁人,只要长得漂亮,统统都要去搜罗。除此之外,他还担心方士们会不会炼制出药剂的秘密配方。他的行为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福王于军国之务,全交由宦官马士英全权处理,并言:“世间之事,老马代劳。”马士英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像史可法这样的清廉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打压,并对东林派进行了迫害。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一部份的大西军队来投,他们非但没有联合起来加以利用,反而被明廷屠杀和迫害。可以说,在这福王领导之下,所有人都被打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