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太子刘据

尚波聊历史 2023-05-26 07:41:12

“巫蛊”,是一种建立在传统习俗和风俗的思想上,对人类进行伤害的巫术。汉武帝时期巫风大盛,而“巫蛊之祸”又是汉武帝后期的一次政治风波,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整个西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关于这件事情,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巫蛊事起。为了挽回皇帝的欢心,汉武帝的后宫不断地向外招揽女巫,想要用巫术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的后宫也是一片混乱,经常会有朝中的官员因为巫蛊的事情被卷入其中。汉武帝是个很迷信的人,到了老年,身体不好,怀疑是不是被巫蛊控制了。那个时候,卫子夫已经是个风烛残年的女人,已经不受汉武帝信任,而汉武帝最疼爱的就是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与此同时,卫氏在朝堂上的势力也是日盛。有一次,皇帝在打盹的时候,梦到有数千个拿着木棍的人要攻击他,他被吓了一跳,从那以后,他就一直生病。水衡都尉江充自恃与刘据和卫皇后关系恶劣,加上皇帝年事已高,担心皇帝驾崩之后,会被刘据诛掉,所以他设计了一个阴谋,将皇帝的病情归结为一种诅咒。所以,江充就被皇帝任命为特使,去调查这件事,他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地方,向皇帝禀报:“在太子府中发现了许多木头和丝绸。”然后,他就把罪名扣在了太子的头上,说他对武帝施了巫术。

太子自尽。刘据被人陷害,吓得不轻,问少傅石德该如何是好。石德担心自己身为皇子的恩师,会被卷入其中,所以对刘据说,他不能确定这些木人到底是不是江充放进去的,所以建议他伪造一道圣旨,用信笺将江充等人关进大牢,好揭穿他们的诡计。太子虽然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但是现在情况危急,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照石德的计划去做。七月壬午后,刘据派随从假扮皇上的特使,将江充等人捉拿归案。江充被刘据亲手杀死,他麾下的那些胡人法师,也被他一把火烧了上林苑。刘据向卫皇后禀报,让御用马匹拉满弓箭手,从军械库房里取出兵器,长安城里人心惶惶,到处都是“太子造反”的流言。当他们向皇帝汇报“太子已反”的时候,皇帝就在凉水宫中,武帝就下了一道圣旨,让宰相“捉拿叛徒,奖惩分明”,刘据也下了一道旨意:“皇帝在凉水宫中病重,疑心有异心,叛徒要造反。”于是,他又回到了长安城西边的建章殿,召集兵马,准备对抗皇族的兵马。结果刘据兵溃不成军,卫氏被皇帝下令夺去了玉玺、玉佩,卫氏也就自尽了。8月,刘据向湖县逃亡,遭当地官员追杀,自知难逃一劫,返回家中上吊自杀。皇帝驾崩后,其幼子刘弗陵即位,即汉昭帝。

“巫蛊之灾”之疑点。第一个疑点,就是刘据到底有没有被冤枉而亡。《资治通鉴》中说:“仁义的大臣都归皇储,专制的大臣都被残害。”偏偏这位太傅石德,鼓动太子起兵造反,只求保住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根本就不把顾惜汉一族的祖祠放在心上,哪里还有半点“宽厚长者”的样子?此外,《通鉴》中还说,江充在王府中挖出了一个被蛊惑的人,石德为王府辩解道:“今日,巫师与使臣挖出了这具尸体,却不知道这具尸体是何等的邪恶,将来必是真的,但却无法证明。”可是,他并没有直接承认自己掩埋了巫蛊,那岂不是说,他真的希望汉武帝尽快死去?后来,皇帝陛下给他的祖父起了一个“戾”的谥号。根据周公的册封,“不悔过曰戾”,而这位暴君,就是从一开始就用蛊术,后来更是带兵造反,这一点,就是暴君。这也说明,他的确是用了巫术。这也是刘据到底是不是冤枉而死的疑点。

第二个疑问就是“巫蛊之乱”究竟是不是汉武帝所为,根据《通鉴》中的某些记录,卫太子和汉武帝在政治上、政治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那时,皇帝希望有人能为他开拓疆土,但卫太子偏爱文墨。在武王与皇储共治的漫长岁月中,朝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官员。一种是跟随武帝而行的开疆、兴利、改革、变法之士,另一种则是支持“守文”之君的“宽厚长者”。在封建社会,皇帝最在意的就是谁能继承皇位,如果汉武帝知道自己最疼爱的大儿子和自己的政见完全不同,他会不会起了废除皇位的心思?难道卫氏被毁,巫蛊之灾,都是汉武帝在背后指使?在此进程中,江充可能只是充当了一个傀儡,一个替死鬼。有句话说得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今天再次看到“巫蛊之灾”,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次事件牵扯到的人太多了,,牵扯到的历史也太多了,所以,这次事件的谜团太多了。今日,当我们感叹刘据之夭折,感叹于汉武帝面对家庭与子承父业的抉择时,亦会对其产生更深层次的反思。但这一次的灾难,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