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与隋朝都是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要说短,37年的隋朝都比不上秦朝,仅存国15年就灭亡。要是秦始皇嬴政生前大封宗室,可能不至于二世而亡;为什么?不妨分析一下,便可知晓答案。
在秦朝之前的周朝,实行了分封制;虽然国家纷争不断,但也维持了800年的国祚;在秦朝之后的朝代,大多也都实行了分封制,国家也能有效运转几百年。最为典型的当属汉朝和明朝,虽然也发生了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但都没有伤及国本;哪怕是发生“八王之乱”的晋朝,也存在了几百年,说明分封制也是有优势的。
秦朝废除分封制之后,虽然权力都集中在了皇帝手中,也减少了发生叛乱的几率,但是宗室的势力被削弱,以至于宗室没有人再心甘情愿为秦王朝效力;而且后期的章邯,也是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竟然将骊山囚徒组织起来对抗项羽,结果在巨鹿之战中大败。在这场战役中,几乎看不到宗室的身影,说明他们确实没有实力;即便有心杀敌,也做不到了。
实行郡县制,终归是太着急集权了;如果能够循序渐进,像汉朝一样,说不定秦始皇嬴政创建的基业,也不会二世而垮。虽然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天下,但是人心还没有凝聚在一起;文化、生活习性等等,都无法短时间形成统一,更加容易产生矛盾。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安抚;时间一长,六国的百姓就都能适应秦朝的文化、制度、习性等等。
分封嬴氏宗室,不仅可以换来更忠诚的自己人,而且还能缓和六国百姓的矛盾;先让六国百姓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性在原先划分的区域的里生活,然后再慢慢普及秦国的文化、制度等等。人心安定了,相信秦朝的法律再怎么苛刻,也不至于短短15年就灭亡了。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