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200年八次东征,是圣战还是侵略?一文看懂十字军深层原因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5-02-07 10:32:37

十字军东征算得上欧洲中世纪最标志性的事件,可以说没有之一。只要提起中世纪,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十字军。接下来我会开一个系列,对每一次十字军的来龙去脉做下简单介绍。第一讲先介绍下十字军的背景。

什么是十字军东征呢?

很多人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认为十字军东征无非是基督教国家针对伊斯兰世界发起的一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侵略战争。其实这是以现代眼光看待古人而且还是不同文明下的古人。

也有人认为这是由罗马教廷发起的一场旨在扩大天主教势力,收复圣地的宗教战争。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有些片面。

其实,十字军从始至终的目的都不单纯,可以看作以上两种观点的混合,既是世俗上的侵略战争,也是精神上的宗教战争。

世俗上的侵略战争,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君士坦丁堡,取代拜占庭帝国建立拉丁帝国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说是宗教战争,主要还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现在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就要达到现实中的某种目的。

然而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基督教一统精神世界的时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为了上帝的信仰,他们真的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我们看现在一些极端的宗教分子仍然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就能想象当时宗教的虔诚与狂热。

比如第一次东征期间的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他是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的长子,他为了筹集东征的资金,甚至把自己的领地抵押给了他的弟弟威廉二世。后来的狮心王理查也曾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惜把英格兰卖掉,换取东征的资金。这样疯狂的想法和举动,都无法用掠夺金钱和土地这样理性的说法解释,只能靠狂热的信仰所驱动。

而且当时天主教刚经历克吕尼改革运动,罗马天主教赢得了主教叙任权之争,罗马教廷的权威空前强大,对西欧精神世界的统治更加牢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罗马教皇振臂一呼,西欧贵族、骑士和平民才会云集响应,聚集在十字之下,前仆后继,发起一轮又一轮的东征运动。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网上很多资料都说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皇发起的,这也不严谨。大规模的十字军运动一共发动了八次,其中只有前五次是由罗马教皇倡导发起的。

第六次是由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自行组织的,这支十字军并不被罗马教廷所认可,因为当时皇帝和教皇闹矛盾,皇帝被教皇处以绝罚,根本没有权利组织十字军。但腓特烈二世我行我素,不予理睬,并且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耶路撒冷。

第七次和第八次十字军是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组织的。路易九世信仰虔诚,仁慈善良,而且收藏了很多圣人遗物,是一个标准的“圣王”。但他觉得这还不够,对上帝最虔诚的表现,就是拿下被异教徒占领的圣城,所以他在位期间连续发动了两次十字军,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要东征?上面我介绍了十字军的性质、目的比较复杂,而十字军的动机就更加复杂了,要想讲清楚,必须对当时西欧各个势力、不同阶层,以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做下介绍。

首先我要先讲下拜占庭。很多人以为十字军只是西欧基督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伊斯兰世界的二元对立的战争,其实不然,在这场战争中拜占庭帝国发挥了很重要的影响力。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由东半部分的东罗马帝国演变而来,实际上拜占庭帝国一直自称罗马帝国,拜占庭只是后人的称呼 。

到了11世纪,拜占庭在经历了马其顿王朝的黄金岁月后,再度衰落下去,但它占据小亚细亚,正好处于欧洲和亚洲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这种地缘条件在强大的时候,可以左右通吃,大发贸易横财,而在弱小的时候,却会成为东西夹击的对象。

当时,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已经由阿拉伯人转移到塞尔柱人手中。塞尔柱人继续向西扩张,拜占庭首当其冲。

1071年,拜占庭和塞尔柱爆发曼奇科特战役,拜占庭惨败,拜占庭皇帝本人也被塞尔柱人俘虏。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敲响拜占庭灭亡的第一声丧钟”,由此可见其对拜占庭国运影响之大。

此战过后,拜占庭损失了大片领土,而国内也因为皇帝被俘爆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最后阿莱克修斯一世稳定局势,登上皇帝宝座。

阿莱克修斯继位后的拜占庭形势已经恶劣到了极点。之前的文章中,我不是讲过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起了西西里王国吗,他们对此并不满足,而是要东进征服整个拜占庭,建立一个新罗马帝国。拜占庭无力抵抗诺曼人的凶猛攻击,于是和威尼斯结盟,封锁了诺曼人的海路,才迫使诺曼人退却。

而在帝国的东部,塞尔柱人已经侵占了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很多领地,并朝着君士坦丁堡步步紧逼。在东边找不到结盟的对象,艾莱克修斯就想着向西边求援,于是他给罗马教皇写了一封求援信,希望教皇利用罗马教廷的权威,组织十字军共同抵抗上帝的敌人。

讲完了拜占庭,再来讲罗马教廷。话说,罗马教皇收到阿莱克修斯的求援信后作何想法?我认为当时罗马教皇的心里肯定是十分高兴的。

一方面,拜占庭皇帝给足了他面子,认为教皇才是基督教世界的领导者和拯救者,当然这是虚的原因。

现实的原因有两:

一是,当时的拜占庭虽然信奉基督教,但属于东正教一派,和罗马天主教在1054年分道扬镳。双方各执一词,视对方为异端。此次拜占庭遇难,罗马教皇施援,在名义上就能压东正教一头,甚至可能以此为契机,实现东西方教会的弥合,从而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把罗马教廷的影响力扩张到地中海的东岸,甚至将圣城耶路撒冷从异教徒的占领中解放出来,建立不世之功。

二是,当时的罗马教皇和西欧各国的君主正在进行激烈的主教叙任权之争,尤其是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双方针对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免权展开了漫长的斗争。尽管在格里高利七世时期,教皇通过绝罚,迫使罗马皇帝亨利四世上演了一场极其耻辱的卡诺莎之行,然而国内局势稳定后,亨利四世很快就重新杀回罗马,迫使教皇客死异乡。罗马教廷意识到要想摆脱世俗君主的控制,取得主动权,必须掌握自己的军事力量,而组织十字军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契机。

在接到拜占庭皇帝的求援信后,教皇就开始筹备十字军东征事宜。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的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号召人们发起十字军东征,但是收效不大。于是他又来到自己的故乡,在法国的克莱芒做了一次十字军动员演讲,这一次演讲得到了西欧各阶层的热烈响应,十字军由此形成。

那为什么人们会响应教皇的号召呢,真的是靠教皇个人权威的影响吗?其实不然,每个势力和阶层都有各自的想法?

先说两个普适的原因。

一是,乌尔班二世大肆渲染基督徒在圣城遭受异教徒的不公平待遇,激起西欧人对穆斯林的普遍仇视,并以此驱动战争的开展。

二是,基于西欧人对上帝的虔信,乌尔班宣称凡是参加十字军的人其任何罪孽都可得到赦免,死后可以进入天国。基督徒认为所有人生来背负原罪,加上日常中犯下的种种罪孽,死后是很难上天堂的,而现在一条通往天国的康庄大道就摆在面前,岂能错过呢?

这两个普适原因仔细看会发现,都是精神层面的?依据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十字军东征有没有世俗物质层面的原因呢?

当然有,这也是不同阶层和势力发动十字军的动机差别之所在。

上面我们介绍过了求援者(拜占庭)和发起者(教皇)的原因了,再来说说参与者,从上到下我们挨个介绍。

十字军东征领导者按说是皇帝和国王,但是此时的德国皇帝是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和教皇正因为主教叙任权斗得不可开交,教皇组织十字军的目的,也是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以此制衡亨利四世,所以亨利四世自然不可能参加十字军。

除了皇帝外,法国国王腓力一世最有资格,不过此时的腓力一世因为私生活问题被教皇绝罚了,也无缘十字军。所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西欧的大公爵、大伯爵们,比如洛林公爵、图卢兹伯爵、勃艮第伯爵、佛兰德斯伯爵、普利亚公爵等等。

这些大封建领主的目的我觉得还是比较单纯的,上面我也提到了,诺曼底公爵为了东征,甚至抵押领地,其他封建主也是花费大量资金筹备军队,可以说主要就是靠宗教狂热驱动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把西欧内部的不安分因素转移出去。这个不安分因素就是骑士。

9到10世纪,西欧处于各种外部威胁之下,南边是阿拉伯人、东边是马扎尔人、北边是维京人,所以造就了西欧封建主豢养了一大批以战争谋生的骑士。

到了11世纪,西欧的外部威胁都消退了,骑士们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变成了一个个闲散游民,为了谋生,他们变身强盗劫匪,袭击农民、商人和教士,对各大封建主和国王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教皇、国王和封建主能够统一意见发动十字军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祸水东引,把这股难以驾驭的武装力量引向伊斯兰世界。

不过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普利亚公爵博埃蒙多。博埃蒙多是南意大利的诺曼人,上面不是说了吗,诺曼人一直试图东征拜占庭,但败在阿莱克修斯的外交攻势下。十字军东征又给了诺曼人一个好机会,博埃蒙多想以此扩大诺曼人在亚德里亚海以东的势力。

接下来是骑士阶层。上面不是说了吗,骑士以战争谋生,然而这一时期西欧没有外部威胁了,骑士就失去了谋生手段。开始时这些骑士以“私战”的名义打家劫舍,虽然名声不好,但也能糊口。

但后来,教会和大封建主发起了上帝和平与休战运动,极大限制了骑士的劫掠行为,东征劫掠异教徒成了他们正当而且是唯一的出路。

除此之外,到了中世纪的盛期,西欧的继承制度由原来的诸子均分变成了长子继承制度,除长子之外,领主其他儿子都没有领地和财产继承,很多人只能遁入修道院。这些空头贵族希望通过东征在远离西欧的地方获取新的土地和财富。

最后是平民阶层。参加东征的不光贵族和骑士,在这些正规军东征之前,有将近10万的贫苦农民在隐士彼得的鼓动下,浩浩荡荡向着圣地出发,结局可想而知,这些人大多死在东征的路途之中,幸存下来的也被塞尔柱人当作靶子射杀了。

为什么这些贫苦大众比王公贵族更急于东征呢?传统唯物观点认为当时西欧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沉重剥削,导致西欧的农民难以生计,只得向东进发,去教皇口中“那个留着奶和蜜的地方”寻找新的希望。

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我这是深层次的原因,是间接的,直接的表面原因就是,贫苦大众思想单纯,认知狭窄,没有教会、贵族那么复杂的动机,在西欧也没有太多的产业,所以很容易被宗教的狂热所调动起来。即使到了现代,底层百姓也是最冲动、最容易受人所摆布的。简单来说,贫苦大众参加十字军其实就是头脑发热,意气行事,为了信仰不考虑后果。

第一讲,我先简单讲讲十字军爆发原因,以及不同势力、各个阶层参加的东征,很多观点只是个人之见,有不当之处也属正常,后面我会针对每次的东征展开做下介绍。

0 阅读:4

食铁兽和柏拉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