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个曾经繁荣的工业基地,在90年代末却迎来了一场残酷的下岗潮。
许多工人被迫离开熟悉的岗位,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感到茫然和恐惧。
张丽娜和她的丈夫就是这群下岗工人中的一员,他们蜗居在50平米的筒子楼里,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
生活的不易和对未来的担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丽娜听说去法国给华裔富豪当保姆,每月能挣2000欧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买房的梦想,让儿子上好学校的愿望,仿佛都触手可及。
她心动了,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借了高利贷,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
等待着她的,并非想象中的美好生活,而是一个充满辛酸和无奈的深渊。
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张丽娜很快发现现实与中介的描述天差地别。
保姆的工资只有500欧元,而且工作机会稀缺。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雇主却非常苛刻,不仅让她住在阴暗潮湿的杂物间,还随意克扣工资。
她曾据理力争,换来的却是被解雇的结局。
身处异国,语言不通,没有工作,还背负着高额的债务,张丽娜陷入了绝境。
在一家中国餐馆,张丽娜遇到了同是东北老乡的李玉梅。
李玉梅收留了她,并向她展现了另一个“生存之道”。
在李玉梅的住处,挤着几个来自东北的女人,她们都曾怀揣着梦想来到法国,最终却沦为站街女。
张丽娜最初对她们充满了鄙夷,刻意保持距离。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她依然没有找到工作,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
家里的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她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为了生存,为了偿还债务,张丽娜最终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她开始浓妆艳抹,在巴黎街头招揽客人。
最初的羞耻和抗拒,逐渐被麻木所取代。
她过上了双面人生:在家人面前,她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谎称自己在法国工作顺利,寄回大笔的钱;而在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一个出卖身体的站街女。
张丽娜寄回家的钱,让丈夫喜出望外。
他还清了高利贷,卖掉了小房子,换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他憧憬着妻子回国后,一起开店,过上幸福的生活。
周围的邻居也对张丽娜的“成功”羡慕不已。
她的弟媳丹丹,也被金钱的诱惑所吸引,不顾家人的反对,借了高利贷来到法国投奔张丽娜。
丹丹的到来,让张丽娜措手不及。
她苦劝丹丹回国,但丹丹执意留下。
无奈之下,张丽娜只能向丹丹坦白了自己的真实处境。
丹丹震惊不已,她从未想过姐姐在法国过着这样的生活。
背负着债务的丹丹,最终也选择了留下,成为了巴黎街头另一名站街女。
与张丽娜不同,丹丹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
几次之后,她精神几近崩溃。
张丽娜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站街女生涯,送丹丹回国。
她们约定,对家人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回到家后,丹丹最终还是无法承受内心的煎熬,向丈夫坦白了一切。
丈夫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坚决要和她离婚。
而张丽娜这边,虽然她努力洗刷过去,想要重新开始,但丈夫最终还是知道了真相。
一场激烈的争吵后,丈夫离开了家。
张丽娜独自装修店铺,独自开业,成了老板娘。
冬天,她打听到丈夫的下落,带着儿子去找他。
在破旧的出租屋里,丈夫对儿子依然热情,却对张丽娜冷眼相待。
张丽娜提出要卖掉店铺,带着儿子来和丈夫一起生活,丈夫沉默不语。
张丽娜最终是否挽回了丈夫的心,我们不得而知。
但她曾经渴望的美好生活,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她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金钱,换来了房子和店铺,却失去了爱情和家庭的完整。
金钱,究竟能买来多少幸福?
道德的底线,又该如何坚守?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