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大学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与别人拉开差距?如果是高中,这很困难,但在大学就简单多了。因为大学生很多都处于静止期,远没有高中那么拼命。我们只需要在一些事上坚持去做,很轻易就能甩对方几条街。
盯紧大目标减少内耗的最好方法,就是割断所有无关紧要的小事。有句老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假如高考时,你发现地上有100元,你会去捡吗?之前有个小伙伴和我说,她想专升本,但是她室友都没这个想法,还总说她卷,这让她很难受。“专升本后,你周围就是本科朋友了,专科的室友都不在你身边了,她们曾经说的话还会在吗?”眼睛盯紧你的大目标,你会发现很多让我们焦虑的人和事,在大目标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打造正能量圈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去,去结交更多优秀的人。网上有这样一句话:离你最近的四个人,决定了你的未来。如果整天宅在寝室,那离你最近的四个人一定是你室友,除非他们都厉害到逆天,否则你很难有大的进步。一个成绩好的,能带动我学习,还能一起交流一起泡图书馆;一个情商高的,能让我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个有经验的,能在学业规划和学习方法上给我指导;一个能共情的,在我emo的时候能帮我分担。
考证要形成体系除了想着自己考什么证,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证书做好规划。我们大学能使用的考证时间只有大一到大三,大四实习考研就不要想着做其他事了。一共6个学期,把想考的证书填进去,并预留准备时间。如:大一上考四级,大一下考六级,大二考计算机和六级刷分,大三考教资。不要太在意学习时长室友在图书馆卷了一天,你觉得很了不起,其实没什么厉害的。你在寝室刷了部纪录片,涨了很多姿势,这是认知的进步;陪好朋友逛了一下午,聊了很多东西,这是社交的进步。只要不躺着刷抖音打游戏,不荒废时间,这就是进步。到了大学,就不要只凭学习时间论英雄了。
等待的成本很高别不信,等待也是有成本的。并且当一个人的等待成本远远高于他的行动成本时,他就会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等死模式”。把等待成本用在行动上,3个教资都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