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7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已开通网上举报功能,广大社会机构和群众可线上反映欺诈骗保相关情况。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200元。
(4月8日《江海晚报》)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即便没有“重奖”也会有“勇夫”。因为医保资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发动群众看好“群众的看病钱”,守护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群众自然会是“不遗余力”,当“勇夫”是为了“永福”,谁能不真心实意的去监督?
蚕食“看病钱”“救命钱”,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从既往查处的各种案件来看,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医院参与的,有医生参与的,有患者参与的。甚至出现了“住院的人正在地里干活”“患病的人正在喝酒”这样尴尬的事情。欺诈骗保行为犹如病毒,侵蚀着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通过伪造病历、虚开药品、串换医保项目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破坏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据统计,每年因欺诈骗保造成的医保基金损失数额巨大,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真正惠及需要的人。因此,打击欺诈骗保,守护好“看病钱”,已成为当务之急。
岂能任由群众的“看病钱”如此被席卷,如此被挥霍,如此被浪费?面对蚕食“看病钱”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必须在监管的制度上,监管的方式上,实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个“道”就是法律的正道、监管的正道。让群众看好“群众的看病钱”就是一剂良药、一张良方的监管的正道。
群众作为医保制度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对身边的欺诈骗保行为有着直接的感受和了解。他们是监督的重要力量,能够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线索。开通网上举报功能,为群众参与监督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只需轻点手机或电脑按键,就能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这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监督的便利性。
当然,要确保举报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配套工作。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核实和查处机制,对举报线索进行认真调查核实,确保每一个线索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向举报人通报调查处理结果,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应。
让群众看好“群众的看病钱”,这一举措为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筑牢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