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又传来好消息,继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中旬,被发现进行3次六代机试飞后,这款被外界称为“歼36”的飞机,又第4次飞了出来。
然而,就在中国六代机频繁亮相之际,美国却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号称全球领先的F-47新型战机,却始终拿不出手。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专家对外表示,经过大量来自视频证实,中国目前研发的2款第六代战机,均实现了首次试飞,而且位于成都的较大型号“歼36”,甚至实现了三个月内4次试飞,展现出了飞机的可靠性。
随后,该智库拿美国刚公布的F-47,与“歼36”进行了比较,表示尽管特朗普选择波音公司开发第六代战机,但从F22和F35多年来拖延不决的例子来看,中国优势已经甩开美国一大步,美军迄今为止尚未有实际样机公开。

对于各国来说,第六代战斗机作为跨时代产物,哪个国家率先投入使用,不仅将在军事领域取得突破性作用,而且将极大的增加本国对外影响力。
然而,美国作为2003年就研发出F22五代机的国家,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第六代战机NGAD的筹划,但15年过去,不仅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倒被中国率先亮相6代机,显然对于寻求同中国展开竞争的美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实际上,美国新一代战机样机迟迟无法出炉,甚至落后于其他国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自身。
一方面,尽管美国在21世纪初,断崖式领先研发出5代机,但随后美国就陷入了制造业空心化,以及自我感觉良好的固步自封阶段,直接导致6代机研发进度备受制约。
另一方面,随着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独揽美国五代机订单,这导致其他竞争对手波音和格鲁曼公司由于没拿到订单经费,在隐身战机技术的研发陷入了停滞。尽管现在拿到了6代机的订单,但技术上的断档,显然将进一步拉长研发周期,导致实体机的难产。

从当年率先研发F22,到如今F47样机迟迟无法亮相,美国在六代机上走得弯路,其实是制造业空心化、美国政府决策失误,以及各个军工复合体恶意竞争的综合产物。
而美国的经验也在提醒我们,在军事工业领域,一定要坚持“制造业兴国”战略,坚持“独立自主”战略,坚持“生产一代、列装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军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