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票证时代”的票证

君昊看看生活 2024-11-05 02:18:56

我国现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在50年代到改革开放,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特征,就是“票证时代”。

从1955年开始到1993年彻底结束,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近40年令人难忘的票证时代。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基本没有这个时代的体验。

在票证时代,我记得我家里的一个大抽屉里面堆满了花花绿绿的各种票证,有粮票、肉票、布票、棉花票、油票、糖票、蔬菜票、蜂窝煤票、豆制品票、商品购买证等等五花八门的商品购买凭证。

粮票又分细粮(大米)票、面粉票、粗粮票(玉米、豆类等)等等。而且还分全国粮票、省粮票、地区粮票、县粮票等等。如果你要到馆子里吃饭或吃面,有钱没有粮票是吃不了的。如果出地区还得有省粮票,出省还得有全国粮票……

那个时候,如果你想买一辆自行车,得花差不一个人半年的工资,而且你还必须要有“指标”才能买得到,买到了还先到公安局去办自行车牌照和自行车证,还必须买锁,公安局会发一个自行车锁的钥匙牌给你,每年还得进行自行车年检……是不是感觉比现在买汽车还难?

最烧脑的是商品购买证。比如你要百货公司买一块肥皂,必须的流程是:你要看百货公司墙上贴的通知买肥皂要用✗✗号商品购买证,你再回家在抽屉里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购买证里找到它,然后再带上票证和钱去买肥皂,也不能多买,一张票能买多少是有规定的,你觉得麻烦不?

那个时候买猪肉的姿势是:先在家里找到当月对应的猪肉票,一早就要到肉联厂的肉摊前排队割肉,排队晚了,就会是人还有一大堆,猪肉一点也没有了。那时肉联厂肉摊上卖肉的帅哥美女们都傲娇得很,看人都像跳探戈的一样,尽是用鼻孔看你。但人熟了就会称称时称杆给你尽量往上翘,尽量给你割肥点的猪肉,那时一个人一个月只有半斤肉的供应,肚子里严重缺油水,肉买瘦了回家要被大人骂惨……

我现在走在肉比人多的肉摊前,卖肉的就像迎他家亲戚一样迎接我,我可以在肉堆里恣意的挑肥拣瘦,而且不要任何票证,而且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而且不用沾着口水数钱付款,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嘀的一声后,就可以提着肉回家,感觉现在真好!

0 阅读:5

君昊看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