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丁惠敏:老字号的丝绸王国

社会小视角 2025-02-26 16:59:01

自四千七百多年前,杭州的先民织出第一匹织帛开始,丝绸产业便在江南沃土上开始生根发芽。唐代时,杭州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诸国。宋代,杭州官营丝绸业形成规模效应,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杭州“丝绸之府”享誉全球,杭州的丝织业也达到鼎盛时期,中国最完整的丝绸产业链开始在这里成形。城内“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绣娘们的一副绣架,绣出锦绣江南好生活;十指春风,吹得璀璨山河春意染。杭州的丝绸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一个贯通古今的丝绸王国逐渐形成。

丝绸产业发展至今,杭州丝绸这张名片不仅是一张地理标志名片,浙江这片热土还孕育出多个备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的老字号丝绸品牌。“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今天,全球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会争相走进杭州各种丝绸产品专卖店去为自己或亲友选购丝绸。那么,杭州及周边的丝绸产品和品牌有哪些?不同的品类或品牌之间的区别又有何不同?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的丁惠敏老师。

问:丁老师,我们都知道,杭州自古以来都有“丝绸之府”的美称,您能跟我们说说杭州丝绸的历史吗?

丁惠敏:根据《杭州历史丛编》的记载,1936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良渚等地发掘出大批黑陶、石器、玉器及麻丝绸品,其中有一片薄如蝉翼的丝绸残片,可堪为“世界第一片丝绸”,确定是距今4700多年以前的遗物。也就是说,杭州丝绸可考证的发展历史已有4700多年。丝绸的起源不在杭州,但距今保存时间最久的丝绸却出现在杭州。春秋时期,浙江大部分地区属于越国,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0年回国后实施了“省赋敛,劝农桑”的政策,促进了蚕桑丝绸的发展。汉代时,浙江蚕桑丝绸生产成为重点区域。汉末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杭州地属吴国,吴主孙权又将发展蚕桑丝绸作为“解救民生凋敝,赡军足国”的重要举措。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后,废钱塘郡,设杭州。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大臣杨素调集民工筑杭州城。随着杭州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丝绸生产亦同时兴起。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兴盛时期,蚕桑丝绸生产得到了发展,丝绸中心也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当时杭州生产的丝织品不仅是当地的商业货品,而且远销西北边陲,再沿着陆上“丝绸之路”销到中亚诸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杭州属临安人钱镠为国主的吴越国治地。出现了“年年无水旱之忧,岁岁有农桑之乐”的盛世。当时不仅农村“桑麻蔽野”,城镇也出现了“春巷摘桑喧姹女”的盛况。在丝织生产方面,据《吴越备史》记载:钱镠在杭州设立了官营丝绸织造工场——织室,这是杭州设立官府织造机构的开端,对后世杭州丝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宋代时,杭州丝绸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北宋年间,杭州的官营丝绸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呈持续发展的态势。至公元995年,在杭州又设立了织造机构——织务。明代杭州丝绸业发展较快,成为杭州丝绸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据《明会典》记载,明廷在浙江共设10处官营织染局,居全国各行省之首,而杭州染织局的生产规模和丝织品的实际产量,均为全省之首。清代杭州丝绸业仍分为官营与民营两大系列,顺治初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内织造局,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建立了官府织造局,统称为“江南三织造”。近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杭州的丝绸产业起起伏伏,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多家丝绸企业得到长足发展,这才有了今日百花齐放的景象。

纵观整个丝绸发展的历史,杭州与丝绸的缘分从未间断。丝绸的美,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之美,成为每一个来到杭州的消费者心中最亮丽的风景。人们说,“把西湖看在眼里,把丝绸带回家中。”人们在购买丝绸产品的时候,欣赏的不仅是绚丽华美的产品,还有丝绸所承载的千年文化。

问:丝绸行业发展到今天,丝绸品类有哪些?浙江的丝绸企业各有什么特点?

丁惠敏:丝绸种类繁多,古代丝织品种类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现在根据丝绸的组织结构、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纱、罗、绫、绢、纺、销、绉、锦、缎、绨、葛、呢、绒、绸等十几个大类。我们人常讲“绫罗绸缎”呢,就是指这些丝绸种类中的四类。“绫”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其质地轻薄,光滑柔软,多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罗”则是指经丝互相绞缠后呈现椒孔的丝织物,质地也很轻薄,丝缕纤细,织物紧密结实,又有孔眼透气,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杭州很多丝绸产品如丝巾、睡衣等多是用丝绸中的“罗”所制而成,主要取其轻薄透气的特征。“绸”按纹理可分为平纹绸、斜纹绸、缎纹绸等。绸相对绫罗而言较厚一些,但相比缎、锦又较轻薄而且坚韧,织面细洁光滑平整,光泽柔和,质感挺括,桐乡的濮绸便是属于这一大类。绸的用途非常广泛,较轻薄的品种可做衬衣和裙,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裤子。“缎”类丝绸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的大类品种。其用途广泛,较轻薄的可做衬衣、裙子、头巾、戏剧服装;较重的可做高级外衣、台毯、床罩、被面和其他饰品。但现在的人们已经分不清这些丝绸的类别了,只要是蚕丝所制,便统称为“丝绸”。

在浙江,从事丝绸产业的企业众多,在杭州的万事利、喜得宝、凯喜雅等丝绸品牌产品种类丰富,款式不同的丝巾和围巾、真丝服饰、蚕丝被、蚕丝四件套、真丝凉席等各类高品质产品应有尽有,多年来深得来杭游客的喜爱。嘉兴的嘉欣丝绸“金三塔”品牌则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时尚真丝内衣家居服”新体验。桐乡的万锦堂则将濮绸“花朝”新中式服装系列做得艳惊四座。台州的台绣服饰定位为顶尖时尚女装,其产品将台绣绣技与国际化时尚潮流设计相结合,备受崇尚低调奢华的女性群体追捧。富阳的金富春集团拥有种桑养蚕、缫丝织造、服装加工、品牌经营的全产业链,是首批取得中国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的企业之一。新昌的达利丝绸是全球知名的丝绸纺织及服装企业,专营高档男女真丝产品,包括梭织、针织、时装便服、内衣系列、领带服饰和丝绸家纺产品。

这些丝绸企业中,金富春、喜得宝、凯喜雅、嘉欣丝绸、达利丝绸等企业还都是全球知名的丝绸面料供应商,我们所穿的很多品牌服装,其面料可能就来自浙江这些企业。

问:为什么丝绸产品数千年来备受人们追捧而热度不减?

丁惠敏:丝绸自古就有“软黄金”之称,名词“金银细软”中的“细软”就包含丝绸织物。丝绸自古以来都是奢侈与高贵的代名词,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穿戴丝绸。在我国还曾有过一段分发给官员的俸䘵以丝绸计算的历史。而因丝绸受到全世界的追捧而催生的丝绸之路,载着我们的丝绸穿越沙漠和高山,到达中亚、河中、波斯,甚至远至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家,成为各国皇室和贵族竞相追逐的珍宝。在古罗马,丝绸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被誉为“纱衣”,罗马皇帝也为此倾尽国库,罗马史学家普林尼抱怨说,丝绸贸易让大量黄金流出了罗马。

丝绸之所以数千年来备受追捧而热度不减,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即便是到了今天,丝绸产品也远未达到人人可用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人类文明基础物质需求的纺织品,丝绸不仅通过原料创新持续推动生活品质提升,又以文化象征意义构建了精神消费价值,这种双重维度支撑正契合当代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复合型追求。

从功能上讲,蚕丝富含大量维生素C,能促进皮肤代谢,有利于减轻色素沉着的症状。蚕丝的丝胶成分含有能散发“睡眠因子”的氨基酸,可以使人的神经处于较安定的状态。如果使用蚕丝被或用真丝寝具,可以提供细腻、丝滑、柔软的触感,有助于增进睡眠,增强人体活力,减缓衰老。另外,蚕丝的纤维是多孔状的,含有纤维中最高的“丝容积空隙”,可以双向调节温度,天热时排散热量,天冷时减少热传导。因此,蚕丝被被誉为最“冬暖夏凉”的织物。而蚕丝的丝胶成分不仅可以使皮肤细腻光泽,还具有防止螨虫和霉菌滋生的能力,对过敏体质尤为有益。还有蚕丝蛋白纤维富含亲水性基团,易于水分子扩散,所以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保持皮肤水分,不使皮肤过于干燥。同时,蚕丝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蚕丝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小的,仅为7.4%。

总而言之,丝绸面料对人体的好处是众多其他材料不能比拟的,它不仅能让使用者“面子”上好看,也让使用者“里子”得到实惠,带来心理和生理双重收获,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我想这便是数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追逐丝绸的底层原因。自宋代以来,人们对丝绸的需求也是使我们缔造出丝绸王国的基础。

问:当前阶段,全球的实体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创新转型,咱们老字号丝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哪些成绩?

丁惠敏:我们浙江的老字号企业共有560家,2023年销售额超5000亿元,作为老字号企业,老字号的“老”要与数字创新中的“新”相结合,我们老字号里的丝绸企业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像我们的金富春丝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早早就建立自主研发团队,多年来累计开发各类新产品两千多只,其中有18只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其技术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

杭州的奥罗拉丝绸的产品设计融合中西方文化,俘获中外游客的芳心,各国驻华大使都将奥罗拉的丝绸礼品带回母国,促进了中国丝绸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喜得宝丝绸,则根据杭州地域特色和杭州丝绸的独特性与吸引力,结合当下流行趋势和现代审美理念,设计开发了宋韵系列、亚运系列、良渚系列、大运河系列等丝绸文创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他们历时两年,运用非遗丝绸练染印整技艺中的手绘技艺,高质量圆满完成了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面料的绘制,在亚运会上一展丝绸之美韵。

还有我们的凯喜雅集团研发并推向市场大受消费者欢迎的可机洗真丝面料,在做到可水洗的同时,还将丝绸的使用寿命延长到普通丝绸的25倍之多。2023年,凯喜雅联合故宫文创共建“锦绣岁贡”品牌,以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礼品三大产品线为主,以华美丝绸融合皇家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佳体验。其中,凯喜雅集团面料“入幽”荣获2023年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金奖。

还有一些有潜力的杭州老字号的数字化转型也做得非常好,比如万事利丝绸,他们积极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制造、设计、管理等核心环节,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双面数码印花技术、GBART绿色印染技术等已经成为世界领先核心技术,成功服务了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APEC峰会以及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量级主场外交活动。他们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营销三个方面数字化转型都比较深入。

就数字化设计而言,万事利做人工智能设计从2018年就开始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1.0版的人工智能设计,到如今已是4.0版,这个过程中,万事利在人工智能的文字和图像的处理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万事利现在的丝绸产品,和两年之前、三年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直在与时俱进。万事利的图案库是全世界最大的,有50万个图案库,这个图案库通过AIGC的模型,能够产生的图案有10的27次方。如果说全球80亿人,每人做10万条不一样的丝巾,它需要的能力是10的17次方,而万事利现在的设计能力是10的27次方,也就是说,万事利现在的设计能力远远大于现在的商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可以说现在万事利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远远高于国际顶级奢侈品设计水平。

再说数字化生产设备,万事利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突破了行业技术限制。万事利现在丝绸的染色、印花是几乎不产生污染的。这个技术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过去办一个印染厂需要100亩地,现在是100平方的房子,一个整体设备就可以办一个印染厂。全国纺织业每一年产生的污水,有150个西湖这么多。如果应用万事利这个技术,全中国150个西湖的污水就没有了。万事利丝绸这一技术主要还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以后,对面料所需染化料进行数据化分析,精准上色,避免了99%的污水产生,所以现在的丝绸产品是不需要在有水的地方生产。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他们在会场放置了这样一台设备,给每一位冠军专门生产了独一无二的产品(人工智能设计),而且现场马上可以做出来(2小时),等冠军们结束比赛后不久,一条印着他们领奖画面的丝绸产品就送到他们眼前。过去做一款丝巾最起码两个星期,现在万事利只需2小时就可完成设计素材影像收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智能设备生产出成品,生产过程还避免了99%的污水产生。这样的数字化设备吸引了12000多个记者参与了人工智能生产与设计的尝试,在业内引起轰动。这台设备不仅可应用于丝绸,也可应用于棉麻丝毛化纤等材料。这就是科技力量最好的体现。

所有的数字化都是服务于营销,万事利丝绸的数字化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在营销方面,万事利丝绸的产品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先销售后生产。即个性化设计定制好后才会生产,不是像传统的先生产再销售。纺织丝绸企业最难的一点就是仓库里有大量的库存卖不掉。万事利丝绸完善了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生产设备技术之后,成功地赋能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在供应商合作端,将设计能力通过选品平台提供,同时以标准API接口模式开放技术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在C端销售端,则搭载多个人工智能设计端口小程序,如LoRA微模型、喜马小程序、万事利丝巾小程序等,赋能丝巾设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与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万事利为其提供深层核心技术,通过接口调用或直接使用功能模块,实现了合作分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价值。这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使得2023年万事利丝绸文化公司的营业额达6.9亿。

浙江范围内的老字号丝绸企业,不少都是在高端纺织之巅仍不断攀登,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相信我们的企业定能把握数字化浪潮的契机,引领丝绸行业迈向崭新的高度,让这个在历史上就熠熠生辉的丝绸王国,在未来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成为全球最耀眼的东方明星。

结语: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近几年来,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数字化服务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百姓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的国际合作也不断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浙江,丝绸行业大企业的积极数字化创新转型已初见成效,一个别具江南特色的丝绸王国也已日渐成熟,并以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形式在不断地拓宽丝绸王国的边界,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丝绸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更加闪耀于世。(文/长安牧)

0 阅读:3

社会小视角

简介:信息链接希望,分享传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