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专家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多数人的脑子是不好使的。当然本专家知道说这话很得罪人。但没办法,本专家人称“当代鲁迅”,如果怕得罪人,那还叫什么“当代鲁迅”?
其实,学历不论是否贬值,对于有志青年来说,都应该以捞资本为核心。
1、学历贬值本专家是教育博主,同时也是创业者、投资者。所以对于资本是十分重视的。其实古往今来,有志之士的一生,都是捞资本的一生。在我眼里,学历/文凭,其实就是一个资本。只不过,这个资本的含金量确实在不断贬值——比如说中专学历在1980年代能“兑换”一个体制内的工作。但是现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如果专业尴尬,可能都得毕业就失业——比如在我们辽宁省的辽阳市,就有辽大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回家啃老——美其名曰帮助家里的生意。
辽大金融虽然谈不上好专业,但辽大好歹也是211院校。
所以说学历贬值了,或者说文凭的购买力/兑换力缩水了,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过,很多人认为,学历贬值了,所以说继续上学没用了。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其实本专家和广大愚夫愚妇不同的就是,思维不是二极管,更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不同的评价。
刚才我说了,学历好比是资本。面对资本贬值,还怎么处理?其实把学历理解成钞票,就方便理解贬值情况下该如何办了。
2、学历贬值的应对策略其实把学历贬值了,该不该继续提升学历,换成钱贬值了,该不该攒钱了,更方便理解。
面对货币购买力贬值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贬值:
第一,自认为自己很普通,也知道钱虽然贬值了,但不努力赚钱、攒钱,日子会更苦。事实上现实中多数人也是这样的:面对钱贬值的现实,还是不断工作、攒钱。即便是存款跑不赢通胀,也不敢放弃抵抗。这类人折射在学历领域就是:学历贬值了,但是越是贬值,越得升学历,不然别人都有学历,自己没有,岂不是更惨?
第二,既然钱贬值了,就该搞资本运作,把钱拿去做生意,换成商品来对抗贬值。现实中这样想的人不少,但是成功的相对不多。因为商人的数量永远比打工人少。很多人选择把钱拿去做生意,最终的结果就是血本无归,不少还负债的。这类人折射在学历赛道就是:不上学了,去混社会。结果或许有少数的混好了,但多数的最终都鼻青脸肿——遭到了社会/市场的毒打。
第三,既然钱贬值了,那就该搞不动产,毕竟房子可以对抗通胀。这类人对应在学历赛道上,本专家还真找不到对应的群体——因为和做生意不同,前些年花钱买房的,还真不少实现财富暴涨的。
3、结语其实人类社会,最可怕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比如说对于多数人来说,其实都知道学历越来越贬值,以前大专能摆平的工作,现在要硕士。但是,即便这样,对于家里没有其他资源支持的普通人来说,你敢不走学历赛道?
没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