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晁错之死,削藩只是导火线,没有削藩他依然难逃厄运

冷玉看文化 2024-10-14 16:59:31

​皇帝和诸侯是矛盾的对立面。

皇帝因诸侯或其祖先辅弼才当上皇帝,但诸侯势力做大又会威胁皇帝的统治,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永恒存在。

为化解这种矛盾,皇帝就会削藩,即取缔诸侯或者削弱诸侯的权力,而诸侯不愿意被削藩就会进行反抗,他们的矛盾就会被激化。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削过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汉的景帝和明朝的建文帝。

汉景帝削藩成功了,建文帝削藩失败,自己的皇位也被人夺去。

可奇怪的是,削藩失败的建文帝并没有杀死力主削藩的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而削藩成功的汉景帝却腰斩了进言削藩的晁错。

这是为什么呢?

撇开汉景帝刘启和建文帝朱允炆的为人和性格不谈,我觉得主要原因还在于晁错自己。

聪明反被聪明误

曹雪芹曾评价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句话用在晁错身上也至为贴切。

晁错聪敏好学,汉文帝时就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被任命为太常掌故。

后来,又受太常委派,师从伏生学习《尚书》,成为当时少有的能治《尚书》之才。

镀金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太子家令等职务。

他思维灵活,擅长分析,能言善辩,深得太子刘启信任,被称为“智囊”。

做太子家令时,他多次建言献策,有重农贵粟、移民实边之论,于文帝前十五年被推举为贤良之士,并以殿前策问最优,深得文帝嘉许,被提拔为中大夫。

太子继位后,他作为从龙之臣,深受信任,成为景帝身边的大红人。

景帝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先任内史,后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其地位不如丞相,可权力却远超其上,朝臣大多嫉妒之。

晁错的仕途特别平坦,这得益于他的聪明能干,但同时也造就了他过于自信、过度招摇、恃才傲物的性格。

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像他这样的人,周围会有无数双嫉妒乃至嫉恨的眼睛盯着他,一旦失势或者失宠,便会遭遇“墙倒众人推”,立马从万丈高峰坠入崖底深渊。

步秦商鞅之后尘

众所周知,商鞅致力于秦国改革,最终却遭车裂而死。

晁错少时就师从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可以说是商鞅的隔代弟子。

法家提倡以法治国,《汉书》中有一段话专门形容法家: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因此,法家人容易陷入同一个误区,就是不近人情、刻薄寡恩。

司马迁曾评价商鞅“天资刻薄人也”,而给晁错考语也是“峭直刻深”,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

商鞅因力行改革,严施刑罚,得罪了贵族勋戚、文武百官,甚至还遭到太子的记恨,结果在太子继位后,他就遭到群体反噬,最终被车裂而死。

而晁错也如出一辙,因受宠擅权,改革法令,得罪了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将军周亚夫、郦寄、栾布等一批朝中大臣,可谓四面受敌。

后来,又因谏言削藩,触动了诸侯藩王的利益,汉朝皇室除了景帝刘启,几乎都欲除之而后快,就连他的老父亲都预见了他的悲惨结局,怕受连累,服毒自杀而死。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如果只把宝押在皇帝的身上,而不去处理好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其处境必定是相当危险的。

商鞅就是犯了这个错误,而晁错也正是步了他的后尘。

有良谋而无善策

常言道“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谋划大事,不能盲目蛮干,必须制订好详细的计划,明确时间、步骤、方法、责任人和相关要求,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所预判,做到防范于未然。

汉景帝时期,诸侯做大做强,架空皇帝,尾大不掉,的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晁错能够提出削藩的建议,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

但是,他的削藩建议只停留在战略层面,未能细化到战术层面,对削藩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遭遇的风险预判不足,且未有应对之策,导致诸侯群起反叛时,朝廷并未做好政治瓦解、军事打击等各方面的准备,陷入非常狼狈的被动局面。

我记得最搞笑、最儿戏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吴楚七国之乱时,景帝问晁错怎么应对,他居然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正如苏轼所说“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这不是太离谱了吗?

大家细想一下,晁错首倡削藩、力行削藩,可到了关键时刻,却将汉景帝推到风口浪尖,自己留守后方,坐享其成,这不是太不妥当了吗?

我想,如果换作一个多疑的君主,恐怕会认为他是心术不正,图谋不轨吧!

报私仇得罪小人

讲了这么多,其实压死晁错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一个人,他叫袁盎。

袁盎与晁错素有仇怨,袁盎在吴国做丞相时,为与吴王刘濞虚与委蛇,收受过他的贿赂。

晁错任御史大夫后,第一时间就调查袁盎,准备将他移送司法,处以极刑。

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景帝赦免了袁盎,只把他削职为民。

自此,两人的嫌隙更深,可谓仇深似海,水火不容。

后来吴楚七国反叛,晁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平叛,而是想着如何趁机打击袁盎,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因此并未成行。

可是,袁盎收到消息后,异常惊惧,为避免为晁错所害,当天夜晚就拜访外戚窦婴,请求面见景帝以献平乱之策。

窦婴与袁盎关系不错,加之也不喜欢晁错,于是帮助他见到了景帝。

袁盎向景帝献策说:“吴楚叛乱的目的在于诛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赦免七国,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

其实,袁盎并非真心献策,只是想借景帝之手,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

而景帝也有自己的心思,他一方面想让反叛诸侯师出无名,一方面想稳住没有造反的诸侯,还有一方面想让大臣们团结一致抵御叛军(因为参与平叛的将军多与晁错不和),权衡利弊之后,才定下诛杀晁错的决心。

十数日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连眼泪都没有流一滴,就批准了奏章,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

可滑稽的是,晁错被斩之后,吴楚七国并没有停止叛乱的脚步,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这是汉景帝所始料未及的。

结束语

后来,朝廷的军队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削藩成功,其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回过头去看,晁错的生死和削藩大业之成败毫无关联,他死了,削藩成功;他不死,削藩也照样不会失败。

所以,削藩并非晁错的死因,只是他遭致死亡的导火线,其实致命的祸根都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早就埋下的。

0 阅读:7

冷玉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