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背后的寓意是,只有当狂热的投机导致泡沫破裂后,才知道哪些是公司是真正的好公司。在汽车行业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新能源汽车画大饼、讲故事的“操作”显然已经不能糊弄消费者了,只有实力过硬的车企,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笑到最后。
基于此,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长城汽车面向智能电动化新时代的转型不断加速,这其中有一系列的组织架构调整、有大量新技术的发布落地、有多款重磅新车的试错和成长、更有全球化的持续深化。在一系列“大动作”过后,长城汽车也收获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销量成绩,今年5月,长城汽车实现同环比双增长,销量突破10万辆,这是长城汽车今年首个单月销量破10万的月份,同时也是6个月以来,长城汽车月度销量首次再上10万台阶,从竞争激烈的车市中脱颖而出,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新升级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打造美好智能出行体验
前不久,长城汽车高管团队集体入驻微博引爆了汽车圈,成为行业及消费者热议的焦点。这一“大动作”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全面ToC战略的坚定践行,也是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在传统车企阵营,这样的尝试还是第一次。
在创新商业模式方面,长城汽车围绕清洁化和智能化构建能源生态平台和智能生态平台,能源生态平台将对光伏、集中储能、汽车分布式储能、氢能进行智能化管理,辅助电网调峰并为用户提供补能便利和收益。智能生态平台将借鉴互联网商业模式,将汽车打造为物联网控制中心,打通智能终端并开放第三方资源,覆盖用户的全场景智能陪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举办的长城汽车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向大家介绍:“在管理模式方面,长城汽车已经构建完成全球化的管理模式,5大中台-4个品牌组织-1个长城汽车的“541”管理模式正在不断夯实,人才梯队建设和激励机制也正在加速落地。”
不仅如此,在股东大会召开当天,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公告,落地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将拿出公司回购的4000万股股票,对公司3640名骨干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如此大手笔的激励计划,将极大激发员工士气和活力,打造一支具备超强战斗力的员工团队。
技术储备扎实雄厚,长城汽车值得信赖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家汽车企业而言,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技术储备方面,长城汽车同时布局新能源和智能化,前者以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后者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等做全产业链布局,在大算力芯片、数据智能体系等前瞻领域进行深入研发和应用。
事实上,坚持长期主义的长城汽车,有着五大具体且具备体系化的支撑——先人一步的技术储备、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应对未来的技术规划、管理和商业模式的进化、终端渠道的信赖和信心。现如今,长城汽车继续坚持科技向善,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深挖企业护城河,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长城汽车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深刻把握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恪守汽车工业的基本原则,坚持科技向善、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用实力激活市场,助推汽车行业更好地发展。